【本報綜合報導】中央承諾將台中清泉崗機場升級為國際機場,高雄也爭取擴建小港機場。台中市長林佳龍昨天建議,北中南三國際機場可共組機場公司,讓台灣與國際連結;高雄市立委則聯合要求,讓高雄機場作為南進基地。
林佳龍指出,分散北中南各有一個國際機場,符合發展趨勢,長期來看是共同合作「把餅做大」,應提早規畫,並共組一個機場公司,近期內會加速與交通部針對台中國際機場進行討論。
對於高雄市、台中市分別爭取分流桃園機場運能,是否會搶走桃機原有的資源?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說,這不可能,就像大聯盟和小聯盟做比較,新政府不會放棄桃園機場,而且正在擴大建設,不可能反其道而行縮減營運能量,其他機場還有很大差距。
但林佳龍表示,分散北中南各有一個國際機場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尤其中台灣有這麼大的人口與產業,不可以都擠到桃園機場,這樣是幫桃機解危,而非「趁人之危」。
邱議瑩、劉世芳等九名高雄市立委則是力挺小港機場分流國際航線載運量,認為蔡英文總統的南向政策應從高雄機場出發,要求政府拿出具體措施,讓高雄成為南向的重要基地。
台灣面積不大,卻有十七座機場,除桃園機場公司負責營運的桃園機場外,多數機場使用率都偏低,業者和官員點出,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