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秘魯的熱帶雨林偏鄉,有四成二的人口仍過著沒有電的生活,而他們擁有最多的正是植物和土壤。由祕魯科技工程大學(UTEC)研發的「植物燈」(Plantalamparas),目前正在努芙薩婆莎(Nuevo Saposoa)地區運作。
努芙薩婆莎距最近的城市需要五小時,且只能搭船抵達,前年三月的水災破壞了電纜線,造成此地完全沒有電力來源。
Plantalamparas在西班牙文裡,意思是「一盞透過植物發電的燈」。為了提供電力給祕魯沒有電的偏遠村落,這個長得像電影《瓦力》主角的裝置(圖/取自網路),將光合作用的副產品用於提供燈泡電力。當植物藉由光合作用,會把不必要的產物送入土壤,這些分解物被微生物氧化的過程就會產生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