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親家屬以DIY創作及分享療癒心靈。圖/如輝
【人間社記者 陳緣 高雄報導】「讓傷痛找到出口,思念得以釋放」,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護理團隊,5月28日陪同失親家屬30餘人,到佛陀紀念館展開「心圓關懷之旅」。病友的家屬先到玉佛殿禮拜、沉澱心靈後,在一教塔緩緩道出走過失親的歷程,並以DIY創作方式療癒心靈;也在雙閣樓體驗茶禪及抄經,讓傷痛的心靈完全解放,也讓此行裝載滿滿的感激。
由於有熟悉的護理人員陪伴,失親家屬一路上彼此訴說內心的感傷,因產生共鳴而留下電話,形成非正式的社群聯絡網,不僅心靈得到釋放,也產生新的聯結與能量,提供心靈支援,可以面對未來生活。
「參加此次活動的人,都是這一、二年來失去親友的家屬」,高雄醫學中和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護理師陳彥霖說,到安寧病房的病友,都已簽署自願放棄急救同意書,有的進來幾天就走了、有的來回進出幾次,雖然家屬早有心理準備,一旦親友離開,心中還是不捨。
安寧病房護理人員表示,病人住進安寧病房,家屬可能因工作等關係,無法全天守候,護理人員就成為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朋友、也是家屬這段期間最熟悉的夥伴。因此失親的家屬在護理團隊帶領下,來到佛陀紀念館展開一趟「心圓關懷之旅」,藉由彼此經歷,把內心的思念及傷痛說出來。
一位失去太太的先生說,「原本以為太太只是小感冒,那知一檢查卻是癌症」,得知後宛如晴天霹靂,「人生真的變成黑白」。原本生活一切都靠太太、三餐都由太太準備的他,在妻子治療4年半的期間,失去了所有的笑容。最後眼看治療無效,只能安慰太太「把心放下,一切交由佛祖。」妻子走了一年多後,他才慢慢走出傷痛,重新找回笑容,感謝安寧病房護理人員一路相伴。
另一位太太表示,先生罹癌,癌細胞一再轉移,經過14年的治療還是救不回。那段期間,先生很勇敢面對治療,臨走前還安慰她「天公伯很公平,先帶走我,讓妳顧家」,她說出對先生的懷念時,仍不禁淚流滿面。也有人分享父子情深的過去回憶,在當天分享會上,大家都學習放下不捨之心,勇敢面對未來的前景。
在佛館用過素齋後,下午藉由雙閣樓茶禪一味及抄經,撫慰心靈的傷痛,學習釋放壓抑,在此趟關懷之旅中,讓心靈的空間更加寬廣,走出生命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