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地震頻仍,你家的房子是否也在大地震後出現一些微小的裂縫?這些裂縫都可能影響房子耐震度。
國研院長羅清華說,過去量測都要實地、近距離量,但透過雷射光學及數位分析技術,可簡單的遠距離量測裂縫,對工程上非常有用,這種遠距離量測裂縫的方式也是世界首創。
國研院研究員林聖峯說,台灣位於地震帶,每年發生超過千次有感地震,各地房屋、大樓、校舍、橋梁難免發生損壞而產生裂縫,最近地震又蠢蠢欲動,有專家指出二○二○年前可能會發生規模九的大地震,全台房屋、橋粱進行結構耐震能力已是迫切需要,又以老舊房屋健檢重要,國內有超過七十五萬棟,過去都沒有定期檢測紀錄。
林聖峯說,裂縫檢測是建築物損毀重要檢測項目,一般是透過目視觀察及輔助量測工具來檢測裂縫,判定建築物或橋梁的劣化或損傷程度,例如裂縫寬度成長到零點二厘米時,已是受損輕微的程度。雖然看似裂縫只要「一把尺」就能量測,但許多裂縫太高、太遠、太危險又價格昂貴。
為此,國研院開發出簡單又好用的檢測技術,創新研發出「遠距離裂縫量測系統」,是國內第一個自行研發的遠距離裂縫量測技術,「遠距離裂縫量測系統」最遠可量測五十公尺(約十五層樓高)外的裂縫,具有操作簡單、快速、成本低廉三大優點。目前有智慧型手機版、智慧型相機版、單眼相機版三種。
只要下載國網中心開發的Crackphone App,一般民眾即可自己動手,在家量測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