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
記得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有一天,有人跟曾子的母親說:「曾子殺人了!」曾母充耳不聞,心平如水,根本不把謠言當一回事,但當第二個、第三個人告訴她:「曾子殺人了!」曾母堅定的信心開始隨之動搖,最後不得不信。
妙開法師
文/妙開法師
圖/人間社
記得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有一天,有人跟曾子的母親說:「曾子殺人了!」曾母充耳不聞,心平如水,根本不把謠言當一回事,但當第二個、第三個人告訴她:「曾子殺人了!」曾母堅定的信心開始隨之動搖,最後不得不信。
是非與謠言,就像難兄難弟般,很難劃清兩者的界限與不同。就佛教而言,則把妄語(說謊)、兩舌(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惡口(罵人)、綺語(花言巧語騙人),視為「是非」的範疇。
無論是逞口舌之快,或是嚼舌根、蓄意中傷他人,只要有人說:「他們都這樣說」,所有的語言都會變成是非與謠言,就像瘟疫一般,不斷侵擾著你,有時躲也躲不開,講也講不清楚,使得事情積非成是,也讓人百口莫辯。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是非」的力量強大無比,讓人毫無招架的能力。
如同上述的故事,有的人信口開河,把沒發生的事說得天花亂墜,讓人誤以為真。有的人把別人的好事,說成壞事;有的人則把自己的壞事,說成是好事,加上口耳相傳、媒體傳播的推波助瀾,造成混淆是非、顛倒錯亂,讓人捉不著、摸不透,不但找不出事實的真相,也找不到事情發生的源頭。
應如何處理、面對是非呢?星雲大師說:「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怕是非。」是非是有心人製造出來的,對於人的傷害,殺傷力不亞於刀劍,當我們不瞭解事情的真相,就不要輕易與是非起舞。養成不說是非、不搬弄是非、不製造是非、不聽是非,甚至是不傳是非、不理會是非的習慣,讓是非謠言止於智者,那麼說是非的人得不到共鳴,慢慢就會不傳是非,別人因此少了煩惱,自己也能耳根、身心皆清淨。
憨山大師說,「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日常生活裡,無論人我相處、職場工作,若能奉行星雲大師所說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好我壞,甚至能「觀得莫觀失,隨順莫違逆」,凡是能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計較得失,學習觀照自己、反省自己,或者能把自己與對方的立場互換,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一旦平等心、無分別心生起,就不會太過於計較人我之間的是非、善惡,而能心胸開闊,快意生活。
世間並非不講真理,所謂「人在做天在看,人在說天在聽」,因果是不能改變,也不會錯亂的,是非當然也不能異位。學佛者若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提升、淨化身心靈,就能超過是非對待,轉非為是,轉迷成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