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別院八日晚間「安樂與富有」系列講座,邀請《商業周刊》集團執行長王文靜主講,分享自身「既沒富爸爸、又只有一口破英文,甚至連一張大學畢業證書都沒有」的「失敗者」心情故事。她強調「鴨蛋」其實是成為翻轉人生的重要資糧。
圖/人間社記者小個
【人間社記者吳秀麗台南報導】南台別院八日晚間「安樂與富有」系列講座,邀請《商業周刊》集團執行長王文靜主講,分享自身「既沒富爸爸、又只有一口破英文,甚至連一張大學畢業證書都沒有」的「失敗者」心情故事。她強調「鴨蛋」其實是成為翻轉人生的重要資糧。
王文靜以最精采的「兩顆鴨蛋」故事與聽眾分享,十八歲時拿到的人生第一顆鴨蛋是大學聯考數學零分,第二顆則是她的破英文,讓她在兩次國際性雜誌論壇上「丟臉」。
但她從來不問自己「有無能力」,只問「要或不要」。因為清楚自己「要當記者」,以一個專科傳播系畢業生的身分,進入一個快倒閉的雜誌社,最後竟讓這個已換掉十個總編輯的平面媒體翻轉命運,成為華人世界銷售第一的財經周刊。其中的關鍵,除了「想要」,還必須做充分的「準備」。
王文靜的「破英文」經驗,讓講座充滿張力。她說,參加三次世界雜誌論壇,有兩次是失敗的,但第三次她得到了滿堂采,因為累積了失敗經驗,「把挫折變成能力」。
最後王文靜以法國紅酒為喻,價差從一百元到一百萬不等,其中的差異在於,後者必須能突破貧脊土壤,長成一棵扎根約八層樓高的葡萄樹,並經十年的淘汰篩選才能獲得,她語重心長地指出:「所有的挫敗過程,都是成就人生的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