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愛是黃筱智保持樂觀的泉源。黃筱智和雙親、哥哥合影。圖/黃筱智提供
【本報台北訊】「上天把我生下來,可能是要我做些什麼事情吧!」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學生黃筱智,是多重障礙腦性麻痺患者,向國際腦麻年會投遞論文通過,6月要到瑞典發表論文,她在募資平台籌措出國所需費用,才兩天就達標,她將是台灣第一個踏上國際論壇的腦麻生。
黃筱智要發表的論文是「腦性麻痺患者童年疾病經驗與童年生活及社會互動」。為了想幫助更多腦麻患者,她把自我認同的過程寫下來,透過論文讓全世界知道,腦性麻痺者可以完全融入社會,也有追尋夢想的赤子之心。
包括住宿、機票、報名及隨行協助者的費用等,出國一趟所費不貲,交大人社系教授莊雅仲幫忙寫信給校長張懋中,同意補助部分經費,但還不足18萬元。
黃筱智把自己的故事和影片放到募資平台,希望透過群眾募資,讓她能夠到瑞典發表論文。集資才短短兩天就達標,她發文感謝贊助人送來的溫暖。
黃筱智說,腦麻需要的是教育、機會、適切的支持協助、正向的鼓勵與耐心的等待。許多腦性麻痺患者能在正向支持下發揮生命潛能,從被他人服務轉為服務他人。
黃爸爸說,募款比預估金額多出20%,「得來不易的資源,我們已經夠了」,已通知平台停止募款,把社會愛心留給其他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