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達文西 聖王廟門神兩張臉

 |2016.03.18
2172觀看次
字級
彰化聖王廟廟門出現兩個身高不一、服裝各異的圖像,內層的神像較高,身著藍紅色服飾;外層者較矮,身著黃綠色服飾。圖/林敬家

【本報彰化訊】彰化市聖王廟為國定古蹟,已有兩百八十三年歷史,最後一次整修在民國八十年,當時廟門重新彩繪,但歷經歲月,顏色逐漸斑駁,民眾最近發現廟門出現雙神像,原畫像後面有另一張臉,身穿不同衣服,廟方解釋,圖像修補未刨除舊圖,使得顏色剝落不均勻,才露出舊圖。

彰化市公所寺廟室主人林大猷表示,文化部文資專家多次到聖王廟,討論是否需要還原廟門原貌,礙於時代久遠,人像考究困難,考量「新舊圖案都具歷史價值」,目前朝維持現狀,妥善保存為主。

彰化聖王廟又稱威惠宮或開漳聖王廟,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二年)立,是漳州人的主要信仰神祇,兩百多年來歷經烽火戰亂及多次維修,現在為地方信仰中心,民國七十四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民國八十年進行重修,五年後修復完成,廟門當時重新彩繪直到現在。

彰化文史老師石錦明說,聖王廟門中間圖像為手拿斧頭的神像,研判是武將「神荼鬱壘」,龍邊與虎邊門上神像則為文官祈福門神。

「怎麼會有雙頭神像?」民眾參觀聖王廟門,發現圖像斑駁嚴重,兩旁文官的畫像幾乎看不出人的樣貌,奇怪的是,原本身穿黃綠衣的圖像後方,若隱若現有另一幅畫像,體型高過半顆頭,服裝則為藍紅色組合,「難道像達文西畫作背後藏有另一幅素描?」民眾嘖嘖稱奇。

廟方說,陽光直射廟門,近年門上的彩繪剝落,當地人雖然見怪不怪,但彰化市民代表會覺得不好看,多次討論將廟門拆掉重做,礙於國定古蹟,文資專家多次探勘,都認為保留原貌最好。

寺廟室員工陳佳蓉長期在聖王廟服務,她表示,與其拆除廟門重做,不如將資源投注在維護古蹟上,防漏水、白蟻為佳。林大猷也說,廟門圖像雖然不完整,也是建築見證歷史的象徵,未來若有安全疑慮,才會評估拆除保存,供民眾觀賞,但目前先保持現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