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品味台北文化,必須要有門道與計畫。
欣賞時尚、現代感十足的台北,一遊信義區、火車站周遭等處,是不錯的選擇;欣覽書畫、戲劇,眾多畫廊、美術館、表演廳及國家戲劇廳,都不會讓人空費草鞋錢;還有,永康街一帶的人文小巷、創意名店……,每每讓人忘了還置身嘈雜的都會區。
周末走了趟紀州庵及青田七六,也到永康街區一遊,彷彿非得將一切物件全都導向到文創的規畫,才對得起維護地方文化的發想。
在紀州庵及青田街,可以一窺台北人對歷史古蹟、名人老屋的重視;藝文人士、文史工作者以自己的力量,努力開發、維護當地風貌,然而為了籌措修護基金,不得不從事商業活動,難免折損了原有風味。
這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小缺憾,只要串連同性質的文化軌跡景觀,自能打造各擁特色的觀光熱線,還能成功結合販賣、展示於無形;如二十五座台灣文學博物館,就是一條不錯的觀光導引。
想必大家已漸漸注意到,不少團體長期用心經營在地文化,他們的默默耕耘最為動人。
如何脫離「淺碟子」文化的評語?這些捲起袖子奮鬥不已的人士,已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了。(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