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吉森繪製的〈朝元仙仗圖〉長六公尺,氣勢磅礡。圖/范振和
地藏王菩薩的錫杖寫滿咒文。圖/范振和
【本報花蓮訊】佛畫藝術家郭吉森的仙佛藝術獨具一格,作品華麗又脫俗,觀音菩薩法相慈悲又不失莊嚴;即日起至下月一日在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展示四十二幅工筆創意佛像,值得用心觀賞。
郭吉森表示,退伍後,花了四年時間,才進入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就讀,接受學院式的訓練與薰習,直到一九九一年,遇見佛畫大師董夢梅所繪的〈水月觀音〉,讓他對佛畫心生嚮往;決定投入工筆佛畫的領域。
郭吉森說,他的人生際遇從不曾順遂,記得畫〈琉璃觀音〉那段日子,脊椎宿疾復發,椎間盤突出痛得無法久站;在畫〈多羅尊觀音〉時出現恐慌症,心靈備受煎熬;畫〈岩戶觀音〉時,也遇到許多瓶頸。
有一天,他躺在床上時,突然看到天花板浮現觀音,他的身體好轉後,決心要畫好諸佛聖像。
十多年來,他鑽研三十三觀音法相及千手千眼四十觀音創作,「這些作品都是觀世音菩薩創作的,只是透過我的筆畫出來罷了!」郭吉森說,菩薩常有不可思議的顯現,他應用在畫作上,期能協助眾生無有恐怖、抵擋疾厄、延年益壽。
郭吉森表示,他每天用八小時畫仙佛、菩薩像,每幅畫最少要四十五個工作天才能完成,其中〈南無施無畏除怖觀世音菩薩〉,花了半年才完成。而長六公尺的〈朝元仙仗圖〉是以唐朝吳道子手稿為底稿繪製的工筆畫,一樣是嘔心瀝血之作。「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多餘的盡量布施,早已發願要把恭繪菩薩的慈悲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