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2015回顧 鄭逸文 |2016.01.01 語音朗讀 12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光耀一手打造的精英文官體系,讓新加坡政府成「效率、廉潔」的代名詞。圖/法新社 兩起強震撼動尼泊爾與北印度,加德滿都一處廣場滿布殘磚破瓦。 圖/路透 MERS疫情爆發,所有疑似病例都必須隔離,讓南韓首爾國立大學醫院應接不暇。圖/法新社 美國1961年與古巴斷交後,古巴國旗首次在華府上空飄揚。 圖/法新社 小難民亞藍的照片撼動原本毫不關心敘國難民的世界各國,激起民眾正視戰爭帶來的影響。圖/美聯社 儘管與民意相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仍積極推動新安保法,要讓自衛隊活躍在全世界。圖/法新社 德國汽車業巨擘9月遭踢爆柴油車廢氣排放以軟體造假,商譽嚴重受損。圖/路透 11月13日法國巴黎巴塔克蘭劇院恐攻造成130人死亡,為近年來歐洲最嚴重的恐怖攻擊。圖/路透 整理/鄭逸文 3/23 新加坡 新加坡國父 李光耀辭世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3月23日凌晨病逝,享壽91歲。新加坡3月29日為李光耀舉行隆重國葬,數以萬計民眾冒雨上街向他致最後敬意,多國領袖也親抵致哀。媒體讚他:「以任何標準而言,李光耀都是世界上罕見的傑出領袖。」50年前,42歲的李光耀含淚宣布新加坡獨立,自此,他的一生與新加坡的命運密不可分。 25年後,他卸任總理,新加坡已由人均GDP僅500美元(約新台幣1.6萬元)的飄搖小國,蛻變成人均GDP破1萬美元、周旋眾強之間的小巨人。2011年5月14日,李光耀宣布不出任新內閣職務,正式結束長達52年的政治生涯,也代表長子李顯龍正式接班。 4/25 尼泊爾 尼泊爾7.8強震 逾8千人喪生 尼泊爾4月25日發生規模7.8強震,震央在首都加德滿都西北方77公里,整個北印度也跟著搖晃超過1分鐘。 許多建物倒塌,加德滿都災情最嚴重;高速公路受損出現裂縫,尼泊爾唯一的國際機場也一度關閉。5月12日加德滿都以東約80公里,再傳規模7.3強震,造成至少39人死亡。兩起強震共造成逾8000人喪生,是尼泊爾81年來最慘重地震。 美、英、德、法等國出動大批救難人員前往救災;台灣的佛光山亦號召結合民間團體,組成「四合一救援總隊」,深入災區12處賑災,是第一支進入尼泊爾馳援的外國團隊。 5/20 南韓 MERS疫情失控 重創南韓經濟 南韓5月20日首度確診出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之後,病例迅速增加,疫情於7月28日開始緩和,進入「不必擔憂」階段。至10月仍有近200人確診,死亡37人,疫情仍未結束。12月1日最後一名MERS確診患者死亡,危機階段下降至「關心」階段。 12月24日零時,南韓保健福祉部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造成38人死亡、數千人被隔離的南韓MERS疫情正式結束。MERS引發的恐慌,嚴重影響南韓經濟與觀光。儘管MERS疫情結束,保健福祉部強調,政府了防範從海外流入的新種感染病,持續毫無閃失地推行新種感染病防疫對策。 7/20 古巴 斷交54年 美國、古巴復交 美國與古巴在斷交54年後,7月20日正式恢復邦交,古巴駐華盛頓大使館當天上午10時30分舉行升旗儀式。古巴外長羅德里奎茲和美國助理國務卿賈柯布森出席升旗典禮,隨後美國國務卿柯瑞在國務院會見羅德里奎茲,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美國駐哈瓦那代表處當日發表聲明,代表處「正式成為美國大使館」,進一步放寬商務及旅遊限制。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上任後即尋求與古巴和解,但兩國之間仍有意識型態上的鴻溝和許多議題有待解決。美國要求古巴改善人權和推行民主,包括改善言論、宗教和新聞自由;古巴則要求美國解除對古巴的貿易禁運。 9/2 土耳其 小亞藍溺斃 舉世正視難民潮 9月2日,敘利亞3歲難民幼童亞藍伏屍土耳其海灘的照片舉世譁然,網友看後流下鼻酸淚,讓全世界再次領悟歐洲難民危機。 土耳其當局表示,兩艘共搭載23人的船隻,分頭從土國博德魯姆半島出發前往希臘途中翻覆,至少12人溺斃,其中5人是孩童。他們都是庫德族人,來自敘利亞科巴尼。亞藍的故事震撼了歐盟國家的難民政策,促使德國總理梅克爾率先宣布接收敘國難民,樹立正面典範。 亞藍父親阿布都拉悲痛萬分,放棄離鄉,要把家人歸葬敘利亞科巴尼。12月28日,亞藍的叔叔莫罕默德一家人獲得加拿大的政治庇護,抵達當地展開新生活。 9/19 日本 日通過新安保法 自衛權解禁 日本新安保法9月19日在參議院以148:90表決通過,使日本防衛政策出現重大變化,例如自衛隊派遣海外不限周邊國家地區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法案是為防範戰爭於未然。 此法案解禁集體自衛權,即允許自衛隊赴海外地區協助友邦作戰。 安倍在12月16日表示,自衛隊高級幹部會議訓示時說:「自衛隊要放眼並活躍在全世界,希望推進戰略性的國際防衛合作。」暗示2016年3月安保相關法案生效後,自衛隊將積極進出海外活動。部分安全專家表示,安保相關法案將迫使外界重新評估日本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9/22 德國 福斯造假醜聞 衝擊德國形象 9月22日,福斯汽車的廢氣排放造假醜聞震撼德國企業和政治界。福斯是德國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也是德國最大的企業雇主。次日,福斯執行長溫特康為測試造假事件辭職。 德國政府擔心醜聞讓賓士、BMW等德國車廠遭到池魚之殃,9月23日表示,雖然福斯醜聞愈滾愈大,汽車工業仍然是德國經濟「重要支柱」,但這樁醜聞絕非小事,衝擊直搗德國經濟的核心。包括美國、法國、義大利汽車工業國家都開啟對福斯案的調查,福斯面臨的官司和巨額賠償,嚴重傷害德國車形象。台灣環保署也規定台灣福斯在保固期內,空汙問題車廠都必須負責。 11/13 法國 IS恐攻不斷 巴黎4百餘死傷最慘 11月13日晚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在巴黎發動多起槍擊與炸彈攻擊,造成130人死亡、352人受傷,法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7名凶嫌中有6人引爆自殺炸彈,1人遭擊斃。更早於1月7日,3名蒙面槍手闖入法國《查理周刊》位於巴黎市區的總社,朝內開槍掃射造成12人遇害,包括周刊總編輯和3名知名漫畫家。12月5日晚間,英國倫敦地鐵也發生一名男子大喊:「為了敘利亞!」持刀刺傷3人案件,倫敦警方將本案定位為恐怖攻擊。 IS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擴張版圖,去年持續挾持人質,並積極發動恐攻,讓歐洲政府防不勝防,也促使聯合國動議全球反恐。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5【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