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鄭逸文 |2015.12.18 語音朗讀 14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控股公司將收購《南華早報》及南早集團旗下的其他媒體資產。圖/路透 敦促巴黎峰會達成氣候協議,綠色和平組織於凱旋門四周灑上黃漆,象徵太陽和太陽的光芒。圖/路透 一名沙國婦女12日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的投票中心投下歷史性的一票。 圖/法新社 南非總統祖馬(圖)更換擔任財長才4天的國會議員魯岩,找回前財長戈登繼任,安撫民心。圖/路透 在龐大壓力下,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將大幅減少難民收容量,並尋求全歐盟找到共同解決方法。圖/路透 極圈氣候觀測資料數據顯示,北極海冰覆蓋最大面積急遽減少,嚴重衝擊北極圈生態。圖/路透 現任祕書長潘基文任期2016年底屆滿,193個會員國將公開面試下一任候選人。圖/新華社 日本「夫妻婚後同姓」案的原告律師在法院外舉標語「違憲判決」,抗議最高法院的判決。圖/法新社 12/11 大陸 阿里買《南華早報》允編採獨立 中國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11日宣布,收購香港《南華早報》媒體業務,包括百年歷史老報《南華早報》。阿里巴巴承諾《南華早報》編採獨立,但提及媒體了解中國時需要獲得多種觀點,「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中國對世界穩定的作用已經太過重要,不該只用單一的論調來涵蓋」。除了南早的報紙業務,交易還包括南早集團旗下雜誌、招聘、戶外媒體、活動及會議、教育及數碼媒體業務。但交易仍要得到南早股東同意。 被問及南早遭購入,是否會變成一份「左報」,阿里執行主席蔡崇信強調報紙若只是傳聲筒,就會流失讀者,強調編採獨立。 12/12 法國 氣候協議出爐 升溫不超過2℃ 全球195國的談判代表12日在巴黎氣候峰會上通過「巴黎氣候協定」,這是史上第一個阻止氣候變遷的全球協定。 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以內。國際能源總署估計,全球各國從現在到2030年共須投資16.5兆美元(約合新台幣540兆元),發展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各國政府必須鼓勵以潔淨能源發電,縮減石化燃料使用。 協定2020年生效。未來5年,各國政府必須制定規範,落實協定機制。至少要有排碳占全球55%國家批准,協定才生效。2018年起,每5年檢討是否足夠;2020年起,每5年將減碳承諾更新。 12/12 沙國 沙國女性 首度開放投票、參選 沙烏地阿拉伯12日舉行地方選舉,首度開放讓女性參選及投票,外界視此舉為這個專制國家邁向兩性平權的一小步,而沙國亦是最後一個讓女性參與投票的國家。 此次超過900名女性角逐市議會284個議席,而男性參選人則有6000多人。礙於嚴苛性別規定,女參選人發表宣言時,必須透過男性發言人向男性選民發表政綱。她們表示,選民登記遭遇阻礙,包括官僚主義障礙,以及女性不能開車前往登記。導致女參選人要贏得議席的機率非常渺茫。 據計票結果,20位女性當選地方議員,開啟沙國女性參政新紀元。 12/13 南非 陷經濟風暴 南非一周換3財長 南非總統祖馬13日晚間突然宣布更換財政部長,由前財政部長戈登回鍋,搶救近來一直貶值的南非貨幣蘭特。14日下午蘭特延續隔夜市場的強勁漲勢,漲幅擴大至5%,報15.0860兌1美元。 祖馬在短短數日內兩度撤換財長,使該國金融市場刮起一波拋售風暴。南非股市在10日和11日兩個交易日就蒸發1696億蘭特(約合新台幣3.5兆元)。 祖馬9日突然撤換財政部長內內,選了名不見經傳的國會議員魯岩取代。由於內內甚受市場尊崇,令人質疑祖馬換人動機,引發外資恐慌拋售蘭特,對美元匯率跌到歷史低點。祖馬自知闖下大禍,只好改用戈登止血。 12/14 德國 梅克爾妥協 大砍難民收容量 在龐大壓力下,德國總理梅克爾14日在全國代表大會演講時宣布,德國將大幅減少難民收容量,並尋求全歐共同的解決方法。 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14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難民危機成為首要議題。德國今年預估湧入100萬難民,在各方壓力下,基民黨的主席團會議13日晚間定調,基民黨會透過有效措施明顯縮減申請庇護者和難民數量,但並未提到部分黨內人士要求的限制數量。 梅克爾接受電視台訪問承認,在黨內報告中,提出將顯著減少難民收容量;但強調,文件沒有提及「限制」而使用「減少」難民數量,也表示難民危機需要尋求歐洲層次的解決方法。 12/15 美國 北極氣溫破紀錄 115年來新高 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年度研究〈2015北極報告〉指出,北極溫度比均溫高1.3℃,「為1990年有紀錄以來最高」。 年度海冰最大覆蓋面積出現在2月25日,比平均時間早了2周,且為「1979年有紀錄以來最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首席科學家史賓拉德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於舊金山舉行的秋季會議上表示:「北極暖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2倍以上,其影響對北極的族群帶來巨大挑戰。」 這份報告動員10國共70名作者完成,由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編輯團隊指導。 12/15 聯合國 聯合國祕書長 首度公開徵選 聯合國祕書長甄選向來神祕,日益折損聯合國的公信力,為了打破這神祕,聯合國大會與聯合國安理會15日聯合發函邀請會員提名人選。 聯合國祕書長5年一任,現任祕書長潘基文2007年獲選並連任一次,任期2016年底屆滿,許多國家要求新祕書長遴選應更加透明。迄今為止,聯合國祕書長基本上由15個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國關起門來自己決定,被批只看強國臉色辦事。明年,193個會員國將有機會公開面試候選人,而且會定期獲得告知候選名單。 聯合信函也首度鼓勵會員國提名女性。70年的聯合國歷史從無女祕書長。 12/16 日本 婚後從夫姓 日最高院:未違憲 日本最高法院16日認定,從明治時代就制訂的「夫妻婚後同姓」的民法「沒有違憲」;原告指96%夫妻是從夫姓,歧視女性,但裁判長說現今社會女性可用舊姓當別名,故未違憲。 多數歐美國家夫妻可選擇同姓或保有舊姓,德國曾經規定女性婚後從夫姓,1990年代已修改;亞洲的泰國也在2005年修法允許夫妻擁有不同姓氏。日本在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民法創立以「家」為名的制度,開始要求女子從夫姓。 戰後修法不限從夫姓或妻子的姓氏,但須一致。實務上來說,日本只有「入贅」男性會從女方姓氏,比例低。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5【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2015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