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神明 文/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榮譽總會長星雲大師 |2015.12.25 語音朗讀 68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陀紀念館 佛光大佛 莆田湄洲媽祖祖廟 天上聖母 在佛教裡,過去經常遭受批評的就是「神佛不分」,誠然,把神明當作一個信仰的終極目標並不究竟,佛陀才是眾生的導師;但是把神明當作朋友尊敬,則應該不為過,就好像佛教所謂「人人是佛」,人佛不分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那麼,人有佛性,神當然也有佛性了。 佛陀紀念館 岳飛像 香港孔教學院 至聖先師 佛陀紀念館 伽藍菩薩(關聖帝君) 山西高平 炎帝神農 菲律賓 聖母瑪利亞 文/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榮譽總會長星雲大師 在佛教裡,過去經常遭受批評的就是「神佛不分」,誠然,把神明當作一個信仰的終極目標並不究竟,佛陀才是眾生的導師;但是把神明當作朋友尊敬,則應該不為過,就好像佛教所謂「人人是佛」,人佛不分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那麼,人有佛性,神當然也有佛性了。 其實,佛教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宗教,本意並不排斥神明,只要有歷史可考,對民間有益,發心護持正法的護法神,都會給予接納。但現在不知怎麼的,有些佛教徒只承認佛教裡的神明,儘管自己拜韋馱也拜伽藍,卻不承認民間的神明,心眼也就未免太小。因此,我覺得有必要為神明與佛教的關係,做一個客觀的說明。 在中國,所謂「有德者為神,無德者為鬼」,神鬼雖然無形,但中國人一向是寧可信其有,也不願意否定祂的存在。而不同於神明的,佛教的教主佛陀是人,不是神。人有凡人、聖人、佛之分,佛陀已經是一位超越輪迴、超越凡聖,至高無上的聖者,而神明道力固有增上,但尚未解脫煩惱,還在六道輪迴當中。所以,假如宗教界百家齊鳴的神明們要推選一位領導人,我想應該首推佛陀,不作其他人想了。 我這一生與佛陀結緣得早,成為佛子之後,經過了七十多年研修的歲月,自覺對佛陀有深刻的認識,因此我誓願盡形壽要為佛陀、為信仰奉獻。但是佛教徒雖不皈依諸天,也不應排斥神明,對於諸天護持佛法、護佑眾生的義舉,反而應該心存回饋,給予尊重禮敬,何況拜拜和皈依不同,拜神明是對朋友的尊重,皈依佛陀則是終身的信仰,何必容不下諸天神明呢? 在我一生當中,除了與諸佛菩薩接心、和聖人賢者交流,因為從小生長在民間信仰濃厚的家庭裡,也與神祇靈界有一些因緣。 我出生的地方是中國江蘇揚州的一個小鎮,名叫「仙女鎮」。在我家門前不遠有一座仙女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這座廟裡,和一些同年齡五、六歲的兒童玩捉迷藏、老鷹抓小雞等遊戲,跑來跑去。雖然對於仙女是何方人士、如何成道,我一概不知,但是對於正殿中間供奉的仙女娘娘神像,則從來不敢觸犯,甚至進出廟門,也會向神明點個頭,表示恭敬。 尤其我出生之後,就經常和外婆同住,外婆是一個佛道不分的在家善女人,經常到東廟燒香、西廟禮拜,幼年的我也會隨她前往參加。聽說在我出生一個月後,外婆就建議母親把我寄託給觀音老母做義子,以求平安長大;所以,觀音老母應該是我與信仰接觸的第一個因緣。 年紀漸長後,母親希望把我送進私塾念書,但是礙於家貧,沒有能力讓我入學。不過,印象中,母親曾叫我到家裡的中堂,禮拜至聖先師孔子為老師;這應該可以算是我接觸儒家最初的因緣。 我十二歲在棲霞山剃度出家,出家後,我就在棲霞山這座叢林裡參學。距離棲霞山不遠的一座茅山,有許多年輕的小道士因為沒有地方可以供他們念書,就一起來到律學院裡寄讀,和我們共同學習規矩;當時共讀的景象,真可謂「佛道一家親」。 及至後來,我對於《論語》、《孟子》、《老子》等三教經典,也都能背誦。所以,雖然我對儒、道了解不深,但因接觸過,心中留下善美的種子,也就使我日後與儒、道、釋三家都能做朋友,互相往來。 或許是由於我童年時,就跟隨外婆到處禮拜,接觸過很多神道寺廟,經常看到廟裡的法師恭敬安奉神明的樣子,在潛移默化之下,也就感覺到神明比人偉大,為什麼我們不要禮敬祂們呢? 對於有的人一提到宗教,尤其是民間信仰,就立刻為它戴上「迷信」的帽子,我倒是覺得,迷信總比「不信」甚至「邪信」好。 想到過去佛光山在全台灣舉辦行腳托鉢時,所到之處,神道教的宮廟觀堂,總是滿腔熱情地要來迎接佛祖,歡迎僧寶;甚至佛教建寺院,他樂於捐獻;佛教辦事業,他發心參與。神明都沒有排斥佛教了,為什麼佛教要捨棄他們呢?我們不也應該奉行佛陀所說的「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嗎? 距離佛光山開山四十多年後,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佛陀紀念館落成,在為期一個禮拜的落成系列活動中,我們隆重地歡迎了各地神明共襄盛舉。七天的活動當中,有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福德正神、濟公禪師、五路財神、三太子、七爺八爺、溫府千歲、千里眼、順風耳等各路神明,引領著各自的信徒,一路敲鑼擊鼓,浩浩蕩蕩地來到佛館參加活動,與佛陀結緣。 在此之前,同年的八月二十三日,由文建會主辦,國際佛光會協辦,在佛陀紀念館舉辦的「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愛與和平宗教祈福大會」,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一貫道、回教、軒轅教、天帝教、天德教等各宗教代表,也都受邀出席這項活動。 世界上的宗教,雖然各有信仰的對象,但無論是耶穌、穆罕默德、孔子或是地方神祇,都是源自於人的心,只要信者心中認定的就是最好。例如,你相信天公,天公就是最崇高;你相信土地公,土地公就是最偉大。我們不必以心中認定的「本尊」,去排斥別人的信仰,宗教之間相互融和,和平共存,才能不失其追求真善美的本質。 記得有一次,天主教的羅光主教在台北天主教公署舉辦「宗教聯誼會」,有人提到「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的問題,我就問羅光主教說:「如果現在把釋迦牟尼佛、神明、耶穌、孔子、穆罕默德、老子供在一起,您願意拜嗎?」他說:「我拜不下去!」可見宗教實際上是難以混合在一起的。 所以我認為,教主不必相同,耶穌就是耶穌,佛祖就是佛祖,就如同你有你的爸爸、我有我的爸爸;教義不必相同,好比學科不同,文學就是文學、科學就是科學,但是教徒之間則可以互相來往,彼此做朋友。 關於宗教信仰,我不是一個三教九流不分的人,對於佛陀的崇高神聖,也早已在內心裡建設了佛的世界,但是為了希望天下蒼生不要排斥、對立,能以和諧和平、幸福安樂為人類共同追求的願景,只有寫下這一篇文章,略表七、八十年來在宗教旅程中的一些看法。 節錄自《百年佛緣》 / 法堂書記室整理 前一篇文章 十方眾神海會 與會宮廟總覽 下一篇文章 世界宮廟雲來集 尊重包容祈和平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4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5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6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7【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8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9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10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