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60歲 兩岸唐三彩合璧

 |2015.12.05
1430觀看次
字級
歷史博物館兩岸唐三彩特展,圖為三彩天王俑。 圖/曾吉松

【本報台北訊】國立歷史博物館慶祝六十大壽的「盛世風華—洛陽唐三彩特展」昨晚開幕,氣勢非凡的天王俑、一人一面的胡人俑、可愛的仕女俑,帶人一窺唐之盛世。

「盛世風華—洛陽唐三彩特展」由史博館、河南省文物局、鴻禧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呈現史博館及大陸洛陽博物館等館珍藏,將展至明年元月下旬。文化部長洪孟啟、前政務委員黃光男等人到場祝賀。

大唐盛世吸引突厥人、高麗人及中亞移民定居。展場上一整排牽著馬或駱駝的胡人俑,見證了唐代族群多元。史博館副研究員江桂珍表示,這些胡人隨著商隊而來,除了馬伕也有大將軍。如武則天時代的胡人將軍安菩,從其墓葬挖掘出的騎馬胡人俑也來台展出。深目高鼻的天王俑展現唐代受到希臘及犍陀羅雕塑藝術的影響。

栩栩如生的馬及駱駝的塑像,展現唐代「馬上得天下」的立國之本,也顯露唐人雕塑動物的功力。

此展另一重點是唐代女子的時尚風。江桂珍指出,唐玄宗以後,髮髻的高度成了婦女的身分象徵。髮髻盤得愈高,身分愈尊貴,最具代表性的是「鸚鵡髻」。武則天時代,宮中養了會叫「萬歲」的九宮鳥、常有鸚鵡進獻宮中,盛唐婦女也因而流行鸚鵡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