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朝禮金喬覺 開示四大皆空 記者金蜀卿安徽報導 |2015.10.28 語音朗讀 33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九華山全景。圖/記者金蜀卿 星雲大師(前右)昨出席在南京舉行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供奉大典。 圖/中新社 供奉在棲霞寺的佛頂骨舍利,被迎請至牛首山佛頂宮永久供奉。圖/中新社 肉身寶殿塔下供奉金喬覺菩薩肉身。 星雲大師前日朝禮金地藏菩薩肉身。 圖/記者金蜀卿 【記者金蜀卿安徽報導】在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慧慶大和尚、副會長聖富大和尚迎請下,星雲大師一行於二十六日赴肉身寶殿,朝禮地藏王菩薩應化身—金喬覺肉身菩薩。星雲大師勉勵信眾效法地藏菩薩精神,並以唐代金喬覺〈送童子下山〉一詩開示人生四大皆空的道理,若能從佛法中體悟到信仰的能量,自然能頂天立地,無處而不自在了。 星雲大師在肉身寶殿廣場前開示,地藏有覆載,含藏之意。如同吾人不能住在虛空中,必須靠大地承載;大地蘊藏著種子、石油等無限寶藏。大師勉勵在場僧眾們效法地藏王菩薩精神,欲作佛門龍象,先做眾生牛馬。 「空門寂寂汝思家,辭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佛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唐.金喬覺〈送童子下山〉。 星雲大師以此詩偈勉大眾堅固道心,大師說,作者金喬覺在九華山修行時,身邊的一位沙彌侍者嫌山居生活寂寞,想回到人多熱鬧、有親情的家鄉,可是又捨不得師父。金喬覺知道他的心意,便於送他下山時,吟誦詩偈開示他,人間的五欲塵勞都是虛幻的,只有佛法才能永恆留存。 據《宋高僧傳》載,地藏托胎為新羅國(今朝鮮半島)王子金喬覺,唐玄宗時(西元六五三年)來到中國大陸,於九華山結廬苦行修煉,九十九歲圓寂,肉身不腐。金地藏肉身供奉在寶殿塔下,世界各地前來禮拜的信徒無數,尤其以南韓佛教徒最甚。 九華山遂成為地藏道場以來,在這一百平方公里之地,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就達十四尊。因「文革」焚毀,現在能看到的還有六尊。其中有一尊是明代萬歷年間的無暇禪師(明萬曆年),供奉於百歲宮;大興和尚則是其中最為高壽的(西元一八九四年至一九八五年);仁義師太(西元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九五年)是一位比丘尼,現供奉於通慧禪林內。 另外還有慈明和尚(西元一九○四年至一九九○年),供奉於肉身寶殿北側。明淨和尚(西元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九九年),在神光嶺坐缸處建廟供奉。寬德禪師(西元一九四二年至一九九九年),供奉於松樹庵。 前一篇文章 達本禪寺訪佛館 交流佛教願景 下一篇文章 人人都是地藏王 當仁不讓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 作者其他文章大師登九華山 開演地藏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