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世界佛教論壇 星雲大師:不僅是信仰……

記者羅佑純、人間社記者陳德啟無錫報導 |2015.10.26
1972觀看次
字級
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在無錫靈山梵宮妙音堂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齊聚一堂。圖/中新社
星雲大師強調,信仰很重要。圖/世界佛教論壇提供

【記者羅佑純、人間社記者陳德啟無錫報導】以「同願同行.交流互鑑」為主題的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二十四日在中國大陸江蘇無錫梵宮開幕,包括英、日、韓、加、緬、泰、印度、大陸、台灣等五十二個國家地區、逾千位代表參加盛會,佛光山開山暨國際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亦應邀前往與會。值得一提的是,星雲大師應邀擔任電視論壇「不僅是信仰—中華傳統文化與佛教」單元主講嘉賓。

由中國佛教協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合辦的世界佛教論壇,在《佛陀靈山拈花微笑》影片的播放中,啟動開幕序曲,引領大眾穿越時空與佛陀相遇。

首場論壇「不僅是信仰—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由王魯湘主持,邀請星雲大師、許嘉璐、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暢談佛教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出席嘉賓有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台灣土城慈法禪寺住持淨耀法師、中華佛教居士會名譽理事長黃書瑋等人聆聽。

探尋人生 依靠宗教

許嘉璐指出,人成為人之後,會開始思考「我從哪裡來?以後會去哪裡?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因此有了宗教,儒教用仁、禮來處理人我關係,佛教則是解決心的問題,道教除了養身之外,更重要的是養心。

「宗教興衰與社會危機息息相關」,許嘉璐指出,佛教自漢末傳入中國,道教在南北朝最為興盛,儒教則起於春秋戰國,興於宋明,當時都是民生凋零、政治混亂的時候,人民更想在信仰中尋求人生道理。

佛教文化 淵遠流長

星雲大師強調,信仰很重要,「你信不信佛,對佛陀來說沒差別,但是要信仰自己,因為信仰自己,就會對自己有信心,如果連自己都不信了,那信仰什麼都沒用。」

大師認為佛教文化深深影響中華文化。例如:現在人說「胡說八道」是在罵人,可是它的原意是「胡人說佛法的八正道」,直到現在,西域的衣食住行乃至語言,全然融入這些文化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大師指出,煩惱、結緣、相信因果、不要造業、要清淨,其實都是出自佛門用語。劉長樂也補充說明,一念之差、剎那、皆大歡喜、世界、覺悟等,也都是佛門用語。

眾生無我 世界和平

王魯湘問大師:「佛光山有學校、寺院、美術館、報紙,請問佛光山捨了什麼?給了什麼?」

大師表示,從以前到現在,接受許多人的幫助,所以他會行三好,也會給人「空間、時間、信心、歡喜、希望、方便」,希望能成就更多的好因好緣。劉長樂與大師相識多年,他表示,大師不論去哪裡,逢人就宣講「三好學說」。

「『無錫』這個名字取得好,因為過去打仗時,會用錫和銅製作兵器,既然『無錫』了,就不會製作出兵器,所以無錫是最和平的地方,適合辦佛教論壇。」當王魯湘問大師無錫適不適合辦世界佛教論壇時,大師如此回答。大師也期許大眾要無我,「因為無我就能讓大眾更接受佛教,佛教的發展才會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