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十月四日是世界動物日,消基會昨天指出,寵物輸血的各種風險、費用糾紛一直是飼主關注的議題;我國沒有明定寵物輸血的統一收費標準,也未有血庫資源,寵物輸血存在不少風險。
狗分8血型 輸錯致命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指出,以最多人飼養的狗來說,狗的血型相當複雜,國際標準的狗血型是採用紅血球抗原做標準,共有八種血型,跟人類一樣,這八種不同血型的狗,彼此輸血會導致致死性溶血,不可掉以輕心。
不僅血型複雜,目前國內也沒有寵物血庫資源,也沒有商品化的驗血試劑,若要知道狗的血型,需要做許多繁瑣的檢驗。
陸雲指出,目前寵物輸血大多是將供應者與接受者二者的血,直接在玻片上混合後觀察;若無凝集反應,就可先做少量輸血,觀察無不良反應就可繼續輸血,輸血過程令飼主膽顫心驚。
國內沒有規定寵物輸血的統一收費價格,許多獸醫師與動物醫院價錢不一致。平均約在一萬五千元至二萬二千元間。
輸血100西西 費用22K
消基會調查,據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黃慧璧研究室資料,寵物輸血的費用包含技術費約一萬五千元,含血液檢查、血型配對、放血與輸血費用;加上血液費用,每西西血液七元,例如輸血一百西西七千元,總共二萬二千元。
消基會表示,應先建立血型的簡易測試系統,每隻狗都需要測試,作為基本健康資料;其次要養「血牛狗」,供應各動物醫院或動物急救站使用;亦可根據每月輸血需求量,建立適當規模的狗血庫。
執業獸醫師、台大獸醫系友基金會董事長楊靜宇說,以狗為例,建立血庫有困難,首先捐血狗必須是八歲以下、重二十三公斤以上的中大型犬,在台灣的數量本不多,再加上血液品質要良好、不可有疾病或寄生蟲,因此可捐血的狗來源有限。另一方面,血庫冷凍、輸送成本高,且血液保存期限僅兩個月,都是限制。
楊靜宇表示,現況來說,狗隻需要輸血的需求不像人這麼大、天天都要,因此獸醫師們傾向建立資訊整合平台,將捐血狗的血型資料建檔,若有手術需要,再調度並聯絡主人帶狗捐血、現抽現用;平時則由政府提供疫苗、驅蟲藥優惠給捐血狗的飼主,鼓勵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