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管理模式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2015.09.06 語音朗讀 17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覺培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陳淼勝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潘維剛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范思筠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會主題,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主持「貧僧有話要說.我的管理模式」,他拋出幾個問題:什麼是「管理」?它的範圍有哪些?星雲大師的管理智慧在哪裡?從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我的管理模式》中看到什麼?並邀請與談人分享自己的看法。 管是手段 理是目的 前南華大學校長陳淼勝表示,管理的「管」是手段,「理」是目的。管理的內容有三件事:「決策、執行、機制」,「決策」是做得對不對,「執行」是做得快不快,「機制」是達到決策的方法。大師於文章中,提到許多佛光山的叢林規定,訂這些制度的目的,在於事先規範人遵守,不需等別人來要求。 大師的管理是從日常生活經驗中產生,有一位信徒學西方管理,自恃高學歷畢業,心有所傲,大師便告訴他:「管人不難,最難的是管自己的『心』!你會管『心』嗎?」 西方的管理理念,是先訂目標,然後一步步達成。東方的管理思想,則是從自我修身開始,然後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師的〈我的管理模式〉一文中,教的是如何管理自己。現代社會最欠缺的是正確教育理念,「教育不是到教室才開始,教育無所不在」。人記憶消退的順序是後進先出,孩童時期的記憶最清楚,所以此時期的教育很重要。 管理之道 三好四給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潘維剛讚嘆星雲大師是宗教大師,也是管理大師。管理就在佛法的正信裡,所以「有佛法就有辦法」。大師的管理學在大雄寶殿的規矩裡、在禪淨法堂的法制裡、在典座齋堂的發心裡、在勞動出坡的作務裡、在人我關係的和諧裡、在佛法正信的悟道裡,更在〈十修歌〉、〈剃度歌〉裡。大師的管理是中道的管理,將三好、四給帶到生活行住坐臥中。 潘維剛說,要做時間的工程師,才能做好時間管理。做事要達到有效率、效能、效果,是很大的挑戰。如果社會缺乏尊重與包容,就會不和諧。她最欣賞「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因為有發願就有力量。 善用時間 成就人生 許添財立委辦公室主任范思筠表示,從〈我的管理模式〉中,看到大師管理模式有五項妙方:「志同道和,為眾服務奉獻」、「同甘共苦,心平即得自在」、「精進修持,開心忙碌無怨」、「集體創作,強調制度領導」、「仗佛光明,成就歸於大眾」。藉著播放短片,幫助大眾清楚了解每項妙方的意涵。 從大師〈人生三百歲〉中,范思筠領悟到要善用零碎時間,做事、學習、改變,才能提升效率,集合諸多「零碎的時間」,成就整體人生。她說,在公務部門中服務,需要發心與忍耐。如大師所說,「發心就有力量、就會心甘情願。能發心,還有什麼得失計較呢?能忍,就知道人我關係,就知道情緒安定的重要。負責、擔當、處理和化解,都要有忍的智慧、忍的力量。」 前一篇文章 佛光山「館」的奇緣 下一篇文章 《貧僧有話要說》第22〈我一直生活在眾中〉以眾為我 活出大我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心存善念 普門寺供6千碗佛粥台北中正國中 重視多元學習 師生落實三好護生愛地球 善美精神散播社區【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淡水正興宮 120 信眾護駕潛能開發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