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童父悲:孩子一個個漂走

 |2015.09.05
2103觀看次
字級
三歲敘利亞難民兒童亞藍(左)搭乘偷渡船時溺斃,伏屍沙灘的照片二日震撼全球,圖為亞藍生前和父親及哥哥的合照。 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我抓不住他們,孩子一個個從我手中漂走!」三歲的敘利亞男童亞藍.庫爾迪伏屍土耳其沙灘的畫面,震撼全球。痛失妻兒的爸爸阿布都拉.庫爾迪憶述逃難那一夜,無力救起掉入海中的妻子及兩名兒子,悲傷不已。

原本帶著妻子蕾哈娜、四歲長子賈立普及三歲幼子亞藍,逃離戰火蹂躪的家園,準備投奔他國尋找新生活,如今卻只剩下他一人活著。傷心欲絕的他不想逃了,現在只想帶著妻兒的遺體返回家鄉安葬。

寄錢助偷渡釀悲劇 姑姑自責

「我希望全世界的人看到,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我們要逃離家園戰火到外國避難。我們希望全世界關注我們,這樣可以防止同樣事情發生在其他人身上,讓這次成為最後一次。」

法新社攝影記者表示,阿布都拉已回到家鄉科巴尼(Kobane),將死去的家人下葬。亞藍三母子的遺體,由飛機經伊斯坦堡送往東南部城市桑尼烏法,從那兒經陸路送返土敘邊境城市科巴尼。

駐科巴尼的記者艾迪說,阿布都拉一家在二○一二年以前一直都住在大馬士革,但後來因局勢動盪,被迫數次逃亡。IS去年攻占科巴尼後,他們便決定逃離敘利亞,計畫經土耳其前往歐洲。

發生悲劇後,男童父親阿布都拉二十年前移民加國、從事美髮業的姊姊狄瑪,因向阿布都拉寄錢助他們偷渡感到非常自責,「是我害死他們」。她並透露,男童媽媽因為怕水曾有過猶疑,但最終都決定全家人放手一搏。

加拿大否認拒絕難民申請

渥太華《公民報》早前引述狄瑪指,阿布都拉一家曾試圖申請移民加拿大。但加拿大當局調查後,否認曾收過阿布都拉的難民申請,當局只是收到狄瑪另一位兄弟穆罕默德的申請,而他因未能提交完整難民身分的證明要求而被拒絕,而阿布都拉一家則沒有任何申請紀錄。

不過這件事在加拿大也成話題,總理哈珀及其政府成為抨擊對象,被斥救援不力。哈珀指出,難民政策只是杯水車薪,解決難民危機的根本之道,就是加強打擊於敘利亞坐大的極端伊斯蘭組織「伊斯蘭國」(IS)。

三歲男童亞藍逃難溺斃令人心酸的照片,觸動全世界,也迫使歐盟領袖急急採取新政策應對當前棘手的難民危機,法國及德國周四表示,兩國都同意歐盟應該設立配額機制,由歐盟各成員國共同承擔責任。

網民以畫表哀思憤怒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下周將公布一項計畫,重新安置至少十二萬名難民,以減輕希臘、義大利及匈牙利等前線國家的負擔。歐盟主席圖斯克也呼籲成員國,應該至少收十萬名難民,這比現有協議的三十二萬人少了二十二萬人。

三歲敘利亞男童亞藍伏屍沙灘的照片令全球震驚,社交網用戶紛紛以畫,表達他們的憤怒及哀思。有網民在世界地圖上畫上鐵網及欄柵分隔歐洲,亞藍小小的身驅便躺在鐵網的另一邊,諷刺歐洲政府坐視不理。網民以筆畫嘲諷中東統治者對難民不聞不問的態度,又有人畫出了海中生物為亞藍而流淚,但另一邊的工作人員卻在寫筆記,質疑人類比動物更冷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