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浮屍男童 父:歸葬故鄉

 |2015.09.04
849觀看次
字級
為了逃離戰火,大批敘利亞難民湧入土耳其。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土耳其海濱勝地波德魯姆附近穆拉市,阿布都拉從一所太平間出來,淚流滿面;他3歲的兒子亞藍停屍於此。

前天,穿鮮紅T恤,深色短褲的亞藍伏屍土耳其波博魯姆淺灘,照片不久就透過各種媒介傳遍全球,引起舉世同情,怒撻歐洲已開發國家不救難民。

敘利亞男子阿布都拉帶著妻子和兩個幼子逃避戰火,投奔希臘,結果妻子和兩個幼子因為翻船而喪命;他3日找到三人的屍體,悲痛萬分,放棄離鄉去國之念,準備將他們歸葬敘利亞北部故里科巴尼。兩艘船開往希臘的科斯島,在即將抵達之際翻船,總共12人,包括亞藍5歲的哥哥和他35歲的母親蕾罕,一同罹難。

妻子與孩子的靈柩登上靈車時,阿布都拉對記者說,「我只想在我孩子和妻子墓邊陪他們」。

「我們逃戰爭,從家鄉來到這裡,結果是這樣。」阿布都拉說,「我要全世界看到我們的遭遇。我要世人注意我們的遭遇,好讓悲劇不重演。希望這是最後一件難民慘事。」

土耳其總統厄多岡與法國總統歐蘭德討論難民危機,說:「歐洲國家把世界最古老文明的搖籃地中海變成難民公墓,每有一個難民喪生,他們的罪孽就加深一層。」

敘利亞2011年3月內戰以來,土耳其已收容二百萬敘利亞難民,斥資6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860億元)安頓他們,國際在這方面只幫過土耳其四億美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