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玫瑰堂增高 愛河泥當地基 |2015.08.22 語音朗讀 27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教堂大門口的「奉旨碑」是清朝同治皇帝親賜,並由欽差大臣沈葆禎致贈。 圖/陳宏睿 建築雕工細膩,天花板也很講究。圖/陳宏睿 教堂內部的玫瑰聖母像是一八六三年時由西班牙來台。圖/陳宏睿 玫瑰堂今年歡慶建堂一百五十六周年。圖/陳宏睿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愛河夜色,是許多觀光客到訪高雄的必遊景點;走訪愛河,一定不能錯過河畔五福三路的「高雄玫瑰聖母殿主教座堂」,遊人不論白天或夜晚到訪,都能欣賞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的特有風情。特別的是,教堂重建時因地勢低窪,當時開通愛河的泥土就搬來填充地基,別具在地意義。 沿高雄愛河橋畔前行,一座混合哥德式與羅馬式風格的尖塔建築矗立於眼前,這是高雄人俗稱的「前金天主堂」、「高雄玫瑰堂」,全名為「高雄玫瑰聖母殿主教座堂」,它不但是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建堂一百五十六年以來,亦見證台灣天主教發展歷程。 升宗座聖殿 迄今二十載 玫瑰聖母殿主教座堂表示,早在清咸豐九年間(西元一八五九年),兩位天主教道明會的神父郭德剛與洪保祿,率領一群中國傳教士到當時名為「打狗」的高雄傳教,並以稻稿茅草屋為暫時棲身傳教所,隔年成立聖母堂;一八六三年改建,並將此堂定名為「玫瑰聖母堂」。 經半世紀後,教友人數逐漸增加,原有聖堂已難容納,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神父李安斯決定重建教堂,由於當時教堂與愛河沙灘連在一起,建造時還因地勢低窪,把當時開通愛河的泥土搬來填充地基。 深具異國風情的高雄玫瑰堂歷經許多任國內、外神父職掌,一九九五年經單國璽樞機主教極力申請,教堂地位從原本的主教座堂,被羅馬教廷提升為「宗座聖殿」,並於三年後舉行落成及祝聖晉陞典禮。 遊客造訪玫瑰聖母聖殿教堂,可先欣賞教堂外觀的尖塔建築,該建築工程是一九二九年神父李安斯擔任本堂時,花費兩年時間完成的工程,教堂鐘樓高聳,兩旁的拱門,側面搭配圓拱窗,堂內天花板的圓拱型突出飾條,都能展現當年的工藝技巧。 最古老領洗冊 完好保存 另外,位於教堂正門圓拱上方,有兩名小天使看顧的「奉旨碑」,也別具歷史意義。該碑是清朝同治皇帝頒詔賜石,並請大臣沈葆禎親筆剞石,在一八七五年送給教堂,從那時起,清朝官兵行經教堂,看到「奉旨」必須下馬行禮,有如皇帝親臨,這也是教堂的另一個看點。 由於本堂是台灣天主教的發源地,早期奉教領洗者,均登錄在此。玫瑰聖母殿主教座堂表示,自一八五九年十一月三日的第一位領洗者至今,共記載一萬餘名教友資料,是全台目前保存最古老的領洗冊。 「深受歐美日澳等地遊客喜愛!」玫瑰堂楊祕書說,教堂平時對外開放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教堂內部鎖門,但外部的大門則不關閉,晚間會在教堂外點起各色燈光,燈火閃爍中的教堂別具美感。 前一篇文章 標普推出 天主教價值指數 下一篇文章 日內瓦議員抽法語 靜默是修行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2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紐西蘭北島一日禪 找回清淨本心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佛光山三好兒童英文營 小朋友開心說英文三好四給MVP之星 善行9學子獲獎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迎接世界鐵人三項決賽 南天寺入列宣傳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