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媽遭砍角 貼象皮OK繃

 |2015.08.16
1450觀看次
字級
母犀牛的角被盜獵者切下,導致臉受傷,南非獸醫別出心裁,以象皮療傷(右上圖)。 圖/美聯社
母犀牛的角被盜獵者切下,導致臉受傷,南非獸醫別出心裁,以象皮療傷(右上圖)。 圖/路透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拿著一只重達十公斤的犀牛角。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非獸醫日前以象皮製成繃帶,治療一頭犀角慘遭盜獵者切下,以致臉部嚴重受傷的母犀牛。南非的犀牛慘遭盜獵,瀕臨絕種,近年每況愈下,南非環境部長埃德娜.莫萊瓦表示,盜獵的現象再不遏止,至二○二六年南非的犀牛將滅絕。

南非普勒多利亞大學馬科及野生生物外科醫師馬拉伊斯十四日表示,他實驗以象皮繃帶治療受傷的犀牛,主要是因塑膠或玻璃纖維材質的敷料過於僵硬,不適合受傷犀牛的臉部輪廓。馬拉伊斯使用的象皮來自一名動物標本剝製專家。他說,以瀕危物種身體的一部分治療另一種瀕危物種「有點諷刺」。

南非動保團體「拯救倖存者」(Saving the Survivors)專門治療因為盜獵而受傷的犀牛,馬拉伊斯是其成員。發言人蘇珊.拉德漢表示,象皮繃帶取自一頭並非因盜獵或遭到射殺而死亡的大象,符合道德標準。

據指出,這頭十二歲的母犀牛五日在南非龐戈拉野生生物公園遭到射殺後倒地,盜獵者隨即切下牠的一隻犀角,研判可能母犀牛隨後站起來,未及切下第二隻犀角即逃離現場。盜獵者殺害了母犀牛的五歲小犀牛,切下犀角。

盜獵未清 3年內死亡比出生多

雖然全球有高達約百分之八十的犀牛住在南非,多數生活在克魯格國家公園,但這裡也是盜獵重災區,公園管理員說:「不用幾年,再來到公園時,別說犀牛,可能連犀牛糞便都看不到。」

南非愈來愈多獵人盜獵犀牛,在黑市販賣犀牛角圖利,去年當地就有一千兩百一十五頭犀牛被殺。動保團體指出,若殺戮持續,犀牛的死亡率將於二○一六至二○一八年間超越出生率。南非政府對掃蕩盜獵者相當積極,甚至動用軍隊圍剿,不過國際市場對犀牛角的需求日益增加,盜獵者甘願為豐厚利潤挺而走險。

南非開始展開「野生犀牛大搬遷」保護措施,在公園及其他地區畫出「安全地帶」,將位處高危險地區的犀牛遷居於此,除防止被盜獵,更可以加速繁殖,也不排除將部分犀牛遷移至能夠提供保護的南部非洲國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