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濤,暢談熱血老師帶領學生的故事。
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陳月卿(右)現場示範紅粉佳人精力湯、高鈣黑芝麻豆漿,讓老師們品嘗天然全食物的香醇口感。圖/人間社記者薄培琦
【人間社記者趙志霞、薄培琦綜合報導】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四至七日在高雄佛光山寺舉行,來自大專院校、各級中小學等教師近四百人參加,除聆聽李濤、陳月卿等優質講師分享生命故事,也薰習佛門的修心要道,為新學期的教學充飽電力,讓心靈永遠有活水潤澤。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在開營典禮表示,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都在諄諄教化眾生;佛光山第一棟建築不是殿堂,而是興建佛學院,即是以教育培養人才為宗旨,「生活教育要從小開始培養。」慈容法師殷殷叮嚀。
「當老師就像家庭主婦,有三大特徵:做了看不見、不做一定被看見、而且永遠做不完。」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慧開法師幽默的形容,讓現場頻頻響起笑聲,他勉勵老師們,學習普賢菩薩任重道遠的精神,為教育網路世代的孩子繼續努力。
住持心保和尚以「生活與修行」為題,與老師們談身心安頓之道。「你現在的念頭在哪裡?」心保和尚說,一個念頭就是一個世界,修行就是觀念的轉變,也是常說的轉念,把不好的念頭轉變成好的。雖然不容易,但可以試著用減法,將「貪」的念頭每次減少一點;要得太多,會成為一種負擔。因此要學習星雲大師凡事「享有」就好,不一定什麼都要擁有。
去年獲得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傳播貢獻獎」、現為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李濤,也來到生命教育營,主講「幸福一念間」,分享熱血老師的故事。
熱血教師 翻轉孩子一生
「鼓勵老師是社會投資最高的報酬率。」李濤認為,星雲大師是最佳的推動者,用「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重新建立核心價值,是改變台灣視野重要的觀念及能量。每一個人力行三好,多一點理性,多一份關懷、培養思辨的能力,社會就能良性發展,為每個行業找回應有的榮譽。
李濤也觀察到貧富差距造成偏鄉與都市的教育懸殊,在製作「善耕台灣」時,他介紹了呂家賢、楊志朗等熱血老師,在偏鄉用愛和陪伴翻轉孩子的一生,「只要願意,你真的可以改變!」這些老師憑著對教育的熱忱和使命感,創造孩子生命的轉機,他們的事蹟令人動容,值得大家按讚。
力行四給 健康可以管理
「疾病可能是隱藏的祝福。」知名媒體人陳月卿強調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她表示,以前體質虛弱是藥罐子,需要靠藥物維持健康,因此特別中意身強體壯的先生蘇起。
想不到結婚第二年,蘇起卻在體檢時發現肝腫瘤,陳月卿費盡心思鑽研抗癌方法,多年來維護家人健康。由於親身經驗,陳月卿大力推廣全食物理念,說明二十一世紀的維他命就是植物營養素,五顏六色的植化素可以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並現場示範紅粉佳人精力湯、高鈣黑芝麻豆漿,讓老師們親口品嘗天然全食物的香醇口感。
健康如何管理?飲食、運動、睡眠三者缺一不可。至於最有效率的養生法,陳月卿則是建議打坐,她說明,每當自己疲憊時,就會舌抵上顎,微笑,深呼吸,很快就恢復精神。此外還要正面思考、提升心靈、時時祝福,星雲大師提倡的「四給」就很受用。
透過交流 激發教學熱忱
台南市日新國小老師梁信英是首次參加研習營,她指出,教書久了,很需要充電再出發,期待經由彼此的交流,重新找回對教育的信念。黃莉卿老師服務於彰化縣萬來國小,她說,看到熱血老師為教育的付出,也激起自己的熱忱,希望能以他們為榜樣,為孩子的未來更努力。
國際佛光會全國教師分會總召集人吳欽杉表示,這次的課程內容有身心安頓之道、新觀念新起點、健康人生、用班級經營翻轉學習態度、典範教師經驗談、從閱讀談美的教育等,希望老師們快樂學習,行囊中裝滿教學可用的寶貝,創造教室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