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雲影 阿姆斯特丹逍遙遊 6-2 文/阡陌 |2015.08.01 語音朗讀 13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梵谷美術館圖/阡陌 梵谷美術館的排隊人龍來自全世界。圖/阡陌 街角小丑雕像,營造藝術氛圍。圖/阡陌 梵谷賣咖啡,趣味自然流露。圖/阡陌 運河倒影讓荷蘭旅遊增添浪漫寫意。圖/阡陌 文與圖/阡陌 梵谷美術館 從國立美術館出來,到梵谷美術館附近吃了一份鯡魚三明治,接著心滿意足地觀賞畫作去。 這是一座四方形現代建築,淺赭色的外牆與周邊的紅磚建築顯得協調而不突兀。門口排了長長的人龍,等了半個多小時買到票後,又排了十幾分鐘才進得館裡。把背包和相機寄放好,隨身的小包得經X光檢查才得以驗票進入展場。為了保護大師的鉅作,館方做了層層嚴密措施,以免受到相機或手機所發出的光害,真是用心良苦。 十五年前來參訪,只要不用閃光燈,遊客可以自由拍照。那時只擁有一台簡陋的傻瓜相機,技術也跟相機相等,加上不「識」畫,並未留下名畫身影。而今稍稍懂了,相機與技術也大幅升級,不需打閃光燈即可拍下清晰圖像,卻規定不得拍照,內心不免感到懊惱遺憾。 梵谷名畫留故鄉 梵谷的畫有一些散落在世界各國的美術館或私人美術館中,但優秀作品都留在自己國家的首都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的數量多而完整,其次是庫拉.慕拉美術館。 一樓右角是販賣部,販售明信片、畫冊、文具等。左邊的展示室排列二十幅梵谷一八八○年至一八八七年早期的作品,畫面光線陰暗,暗淡的寫實風景,呈現出抑鬱沉悶的氛圍。《吃馬鈴薯的人》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幽暗燈光下,辛勞一天的農夫得享簡單食物的表情,沉鬱的色彩反映出場景原貌。 歡喜悲憂現畫中 二樓陳列的是一八八七年到一八九○的晚期作品,也是梵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精華。兩百多幅作品林立牆面,有風景、人物、花和自畫像。《畫架前的自畫像》是精品;人物模特兒則有農民、青年,娃娃、母親和鄰人等等,從日常人群中尋找題材,用獨特的色彩將人生的悲歡喜憂表現在作品上。 《臥房》有明亮而對比強烈的色彩和奇特的視角,忠實呈現出臥室真實景象。《高更的椅子和蠟燭》中空蕩蕩的椅子,流露出大師內心的寂寞和對老友的思念。《鳶尾花》則用明亮的檸檬黃為底,讓繽紛互補的色彩彼此襯托。 向日葵情感強烈 三十號大幅的《向日葵》是花卉中的代表作,黃花黃底濃烈的筆觸,呈現出花與畫者的強勁生命力。《麥田群鴉》是梵谷去世前幾周所畫,可說是大師的絕筆之作。 另外還展示了七幅高更作品,其中《畫向日葵的梵谷》呈現趣味性。館方刻意將兩位好友的畫排掛在一起,讓觀賞者能夠細細品味出兩位大師各自獨到的風格。 三樓展示素描作品,採用較暗的燈光,其中《包著帶子的自畫像》、《種麥》、《割草的農夫》和仿米勒的《晚鐘》可看出梵谷的素描功力,另外還有一些沒見過的梵谷水彩和高更的小品粉彩。 四樓陳列梵谷友人的作品,和梵谷以自己筆調臨摩其他大師的畫作,似乎相通,卻又自成一格。 晚期畫風趨明艷 從一樓至四樓,依序排列的作品,讓觀者約略了解梵谷十年左右的創作歷程,早期的幽暗作品,透露出他一生的悲苦寂寞,而晚期的作品明亮鮮艷,則呈現出大師迸發燃燒的強烈生命力。 緩緩步出美術館,不論早期的陰暗,或是晚期的鮮亮,都一一烙印在心扉裡,之前無法拍照的一絲遺憾,瞬間消融在朗朗陽光中。 前一篇文章 旅遊大小事 歡樂一夏!親子旅館就是遊樂場 下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遇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6【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霧峰林家 大花廳戲台思古【海闊天空】新威森林公園 機車探路遊【海闊天空】萊茵河畔獨特行程:雷瑪根漫遊記【海闊天空】一年四季逛老街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 探訪古文明 【人間風景】公車站旁的花與果【紀實攝影】台北天空 風與雲愛淘氣【印象旅人】深坑行 看雲朵在古宅間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