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躁鬱?教你如何辨別

 |2015.07.21
1048觀看次
字級
藝人謝和弦曾受躁鬱症所擾,現已成功走出躁鬱症,展開全新人生。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南訊】一位男子因負面念頭不斷,求診服用抗憂鬱藥物後,竟情緒亢奮,變得很有自信,醫師趕緊停藥,才確診是躁鬱症。

男子常緊張不安,悶悶不樂,誤以為是憂鬱症,看診服用抗憂鬱藥物後,竟情緒亢奮,精力充沛,還會和陌生人開玩笑,更花了一堆錢買高級運動器材囤積家中。

醫師看到男子的巨大改變,馬上停藥,再加上情緒穩定劑,男子才又恢復害羞緊張的模樣,醫師才確診他罹患躁鬱症,之前有些症狀是輕躁症發作。

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王姿云表示,躁鬱症在醫學上稱為雙相性或雙極性情感性疾患,指的是以情緒症狀為主的精神疾病。患者會經歷鬱期和躁期兩個極端,鬱期症狀和憂鬱症表現類似,躁期時會出現相反的變化。

躁鬱症和憂鬱症不同的地方,在於憂鬱症只有「鬱」,不像躁鬱症情緒會有高亢和低落的變化。許多躁鬱症病患一開始以憂鬱症狀為主,再加上躁期或輕躁期症狀不易被發現,才錯認是單極性的憂鬱症。

此症狀僅用抗憂鬱劑治療躁鬱症是不夠的,甚至會誘發躁症發作,必須加上情緒穩定劑,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