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惡性肉瘤的徐徐,列出生命清單,到處旅遊、當醫院義工,希望在告別人世時,沒有任何遺憾。圖/徐徐提供
【本報台北訊】「住院化療,絕對不是件快樂的事,心境轉換後,將住院想成旅行,醫院當成飯店,健保卡就是房卡,心裡舒坦多了。」30歲的癌症病友「徐徐」6年前罹患惡性肉瘤後,幾乎以醫院為家,但他轉化心境,成為樂觀的病人及醫院義工。
癌症希望基金會今天舉辦「希望在這裡—癌友家庭照顧募款計畫」記者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希望透過徐徐永不放棄的抗癌經歷,讓病友們積極治療。
「快腿」徐徐從小就是運動健將,參加百米競技,更是接力賽首棒的不二人選,24歲那年,他自中山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畢業,左腿不時抽痛、腫脹,使不上力,無法行走。
原以為只是單純靜脈曲張,醫院檢查確診竟是腺泡狀軟組織惡性肉瘤,且已擴散至肺,必須立即截肢,否則危及生命。後來轉至奇美醫院治療,保住左腿,但癌細胞疑似擴散至頭蓋骨,期間母親因乳癌離世,讓他幾度想放棄治療。
一次機緣巧合,他接觸了烏克麗麗,在簡單音樂下,不安的心靈逐漸沉澱平靜,學會彈奏,他帶著烏克麗麗,出沒在柳營奇美醫院各角落,成為病友口中「那個彈琴的男孩」。
音樂轉化成力量,徐徐以烏克麗麗撫慰安寧病房的癌友及家屬,也勇於面對死亡。他擬定人生清單,希望告別人世前,實現所有願望,繳交出精采的人生成績單。
去年罹癌5周年,他去了四川,儘管腳腫疼痛,但強忍著痛,完成12天青康藏高原之旅。另外,他在台東搭乘人生中第一次熱氣球,也至夏威夷聆聽烏克麗麗之神的現場演奏,年底成功攀登嘉明湖。他說,人生如此短暫,想做就得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