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太空總署合成照片。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編號2011 UW-158的小行星台灣時間二十日清晨接近地球,科學家估計,它的核心含有一億噸白金,價值高達三點五兆英鎊(約新台幣一百七十三兆元),已有採礦創投公司將這顆小行星列為探勘的研究對象。
英國《獨立報》報導,寬度不到八百公尺的UW-158屆時與地球距離僅一百五十萬英里(二百四十萬公里),大約是地球與最近行星距離的三十分之一。
這個距離是地球和月球軌道距離的六倍多,因此肉眼看不見;不過,Slooh網站將於台灣時間二十日五時開始線上轉播小行星飛越畫面,網址http://main.slooh.com。
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日前公布UW-158的畫面,並表示,小行星旋轉速度相當快,大約每三十七分鐘轉一圈。
阿雷西博天文台表示,大部分小行星是眾多較小的岩石,受重力影響鬆散地兜在一起,而它形狀奇特,像顆去殼的胡桃。
阿雷西博天文台星球雷達部門主管泰勒博士表示,從大小、形狀和轉速研判,讓UW-158維持一體的因素不只有重力,否則它會在快速旋轉時分裂。
他表示,這種規模的小行星應該會在漫長時間裡碰撞其他小行星而碎裂成較小的岩石,但它至今仍「硬朗」,非常有意思。
UW-158對地球沒有威脅,它下次以這麼近的距離飛過地球附近,將是二一○八年的事。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小行星採礦創投公司「星球資源」認為UW-158等小行星適合開採;該公司投資人,已鎖定數十顆小行星研究開採可行性。
人類目前尚無開採小行星的技術,但NASA等機構對開採小行星興趣濃厚,小行星上的礦物可用來建造太空建築、提供太空探索和殖民的火箭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