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宏煇
某日一大早,騎機車載兒子上學,抵達學校前的一個十字路口,剛好綠燈轉紅燈,我慢慢將機車煞停住,準備駛進機車停等區,沒想到,前面一輛汽車右側車門突然打開,嚇了我一跳。
這時,從車上跳下一個小女生,與汽車駕駛說完話揮揮手,便聽從導護義工的指揮,穿越斑馬線跑進學校。
導護義工護送完學生過馬路後,便走到該車旁小聲勸導駕駛:「先生,你不應該在馬路中間讓小孩下車,而且你剛剛突然開車門,後面的機車差點撞上,實在很危險。」
「剛剛恰巧紅燈,我又趕著上班,讓小孩在這邊下車,不行嗎?而且你又不是警察,管得著嗎?」汽車駕駛有點動怒。
導護義工馬上回應他:「沒錯,我只是一個導護義工,但你這樣是給小孩錯誤的示範,大人應該要以身作則才對。」
「我給自己小孩錯誤示範,關你什麼事!」汽車駕駛一看到綠燈,馬上將車子駛離。
隔了幾天,同樣的情形又再度上演一次,這次則是下著小雨,孩子撐著傘快速下車,穿越馬路跑進學校,而導護義工又同樣走到汽車旁勸導駕駛爸爸,希望不要再做錯誤的示範,但這位爸爸依然覺得自己沒有錯。
其實,在馬路中央讓小孩下車,已經違反「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這位駕駛爸爸卻惱羞成怒,一錯再錯,給自己小孩錯誤且負面的示範。
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行為和說話同等重要,我們教導小孩要遵守交通規則的同時,也應該要檢視自己有沒有做到,不要言行不一,形成負面身教,而誤導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