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可用十穀米或糙米取代一半的傳統糯米,不但能增加纖維和營養素,也可減少過多糯米造成的消化不良、腸胃蠕動不佳等問題。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端午節即將到來,民眾多會吃幾顆粽子應應景。不過,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表示,有慢性疾病及癌症患者,都會因為粽子是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食物,不但會造成腸胃負擔,也會影響身體健康。為此,民眾可選擇健康食材,讓人能吃得安心又營養均衡。
陳月卿指出,市售一顆肉粽熱量大約7、8百大卡,且食材多是高油、高脂。因此,民眾吃粽子時,可挑選豐富纖維質、低熱量的天然食物,以取代高熱量食材,例如,香菇、竹筍或杏鮑菇可代替肥肉;地瓜、南瓜也能取代蛋黃。
想要包出健康美味的粽子,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翠華表示,民眾可用十穀米或糙米取代一半的傳統糯米,不但能增加纖維和營養素,也可減少過多糯米造成的消化不良、腸胃蠕動不佳等問題;另外,國人吃粽子喜愛沾醬料,但應注意鈉含量過高問題,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因此,可盡量食用原味粽子,或以蔥、薑、蒜搭配少許淡色醬油調味。
衛福部國健署長邱淑媞呼籲,民眾在吃粽子時,不妨搭配燙青菜、清湯,飯後多吃水果,並多喝開水、減少飲用含糖飲料,也能全家一起喝杯綜合蔬果汁,以增加蔬果攝取量,讓每個佳節都能兼顧健康及口腹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