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愛玲
小紅原是河南省一所偏鄉中學的老師,經人介紹,認識回鄉探親的先生,書信往來半年後,決定為愛走天涯,踏上了心目中嚮往已久的美麗又陌生的寶島——台灣。
二十年前,在中部的眷村引起不小的騷動,眷村同鄉的大叔大嬸們爭相同小紅套交情,打聽家鄉親人的消息。由於當時政策規定,陸配必須兩岸輪流各住半年,住滿八年,方可取得長期居留並排隊領取身分證。三年後,小紅陸續生下一對姐妹花。
先生每半年辛苦從事油漆的所得,剛好夠母女三人往返對岸的機票錢和生活費,平日在台灣都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在孩子上幼稚園之前,小紅只得拿些手工活回來,在狹小的廉價套房裡,邊帶孩子邊賺取微薄工錢。
為了省房租,七年內就搬了六次家,從第一次的八千元,輾轉搬到第六次已降為五千元。小紅雲淡風輕地說:「算起來每搬一次,每月就省了五百元,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九二一地震過後,房價猛跌,小紅夫妻胼手胝足,東拼西湊,將娘家的嫁妝忍痛變賣,買了一間老舊的公寓房子,終於過上所謂「安居樂業」的生活。
孩子上小學後,為了配合孩子的放學時間,小紅兼差做幾份社區打掃工作,貼補家用。因為孩子未上安親班,輪到上半天課時,她照樣帶著孩子去工作,等孩子功課寫完,偶爾也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個中辛勞。在媽媽的耳濡目染下,兩個孩子更加努力讀書,一直都是品學兼優,名列前茅。
孩子國中時期,先生不穩定的薪水加小紅的杯水車薪,早已入不敷出。小紅又轉到餐廳上班,由於下班時間太晚無法顧到孩子,一心想創業的小紅,趁暑假期間返回河南學做「狀元餅」。學成之後,購置二手活動攤車,在熙來攘往的逢甲夜市騎樓下,當起「老闆娘」。由於兩岸的環境水土差異,做出來的味道也不盡相同,回頭客寥寥無幾,三個月之後,「狀元」夢草草收場。
但創業的夢想始終在個性不服輸的小紅心中揮之不去,她又開始闖進腳底按摩行業。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短短三個月之內,吃苦耐勞的她,便練就一身好手藝,客人為了指定讓她服務,排隊數小時也甘之如飴。
愈挫愈勇的小紅,再次成為老闆娘,由於收費合理,手藝精湛,經客人的口耳相傳,指壓館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
在媽媽言傳身教之下,聰慧的大女兒從未補習,就考上台南成功大學,讀高二的小女兒也不遑多讓,擠進班上前三名。看來,小紅當初來台的一切辛苦都沒有白費,她已穿過黎明前的黑暗與荊棘,迎向一片繽紛多采、美好亮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