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璿宇、黃莉卿彰化報導】彰化縣員林講堂與泰山文教基金會日前舉辦智慧生活講座,邀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主講「大腦與情緒」;她強調,「心態轉變,人生就會轉變;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命!」
洪蘭從大腦結構圖片解說,帶領聽眾認識大腦神經的連結與運作,傳授「如何掌控情緒?」她指出,人的行為來自大腦觀念,觀念能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後,會再回頭改變大腦,這是不斷循環的歷程。然而,大腦循環歷程足以影響父母教養孩子的觀念。教養方式不但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反應,也促使腦部傳輸路徑產生變化,進而影響行為表現。
「讓孩子贏在轉折點,而非起跑點。」洪蘭疾聲呼籲,「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短跑競賽。不要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父母的態度將決定孩子未來的命運。她建議為人父母者,須以寬容理解的態度面對孩子過失;教導孩子時,要多些鼓勵,少些責罵。把孩子放在對的地方,孩子就會成天才。「誠實」就是最佳教養方法,從小培養他們正確觀念,藉由閱讀,打開視野。
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洪蘭,以大腦分析說明「心態轉變,人生就會轉變;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命。」每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儘管過去經驗造就現在的自己,但人仍可透過經驗學習、情緒調整、冥想練習,改變大腦運作。情緒就是記憶的線索,就是認知環境的解釋,所以,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洪蘭勉勵聽眾,「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選擇悲觀或樂觀面對,都是一種習慣。」每個人都有大腦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當思想觀念改變,大腦運作就會改變,幸福就會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