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西方國家因烏克蘭問題決定杯葛,俄羅斯九日於莫斯科紅場舉行慶祝二戰歐戰勝利七十周年盛大閱兵典禮(大圖)。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亭(小圖右二)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中)親切交談。習近平另一旁坐的是夫人彭麗媛。圖/法新社、路透
儘管西方國家因烏克蘭問題決定杯葛,俄羅斯九日於莫斯科紅場舉行慶祝二戰歐戰勝利七十周年盛大閱兵典禮(大圖)。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亭(小圖右二)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中)親切交談。習近平另一旁坐的是夫人彭麗媛。圖/法新社、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昨天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大閱兵,紀念戰勝納粹德國七十年,有多達一點六萬軍人參加,包括一百多位中國軍人,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閱兵儀式。但適逢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與西方關係鬧僵,西方領袖均冷對這位二戰盟友的紀念活動。
閱兵儀式在當地時間九日早上十時(台灣時間下午三時)開始,約一點六萬軍人在紅場接受總統普亭校閱,同場展出多款新型作戰系統、武器及坦克。現場除了正規軍,也有軍校女生踢正步,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
中國大陸也首次獲邀參與,並派出多達一百一十二人的儀仗隊參與,人數遠多於其他國家,有軍事專家認為,反映中俄關係鞏固。
陪同普亭校閱的,除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有印度總統穆克吉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另外埃及、古巴、委內瑞拉及辛巴威元首均出席撐場。據悉,這是近幾十年來,莫斯科舉辦過最大型的二戰勝利紀念活動。
雖然英國、美國和法國在二戰時期與俄羅斯結盟,但烏克蘭問題讓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陷入冷戰以來最低潮,各國冷處理本次閱兵,美國總統歐巴馬缺席儀式,而英、法僅派外長出席。
當年戰敗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將飛到莫斯科,向無名軍人墓獻花圈,以及與普亭會面,但也避開閱兵活動。分析認為,各國元首的出席情況,正反映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正尋求新盟友。
在這次的閱兵儀式現場,可以發現有不少的中國元素,其中首個出列的中國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平均身高一點八八公尺的一百零二名官兵列陣通過紅場時,唱著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俄羅斯歌曲《喀秋莎》,以鏗鏘演繹柔情!中國三軍儀仗隊第一次走出國外參加閱兵,是在墨西哥慶祝獨立兩百周年時。
中俄簽高鐵能源大單
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八日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雙方簽署投資莫斯科至喀山高鐵等合作文件,並商定對接陸方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俄方的歐亞經濟聯盟。兩人並同意,擴大雙方能源、農業、高鐵、航空、航太、金融投資等方面合作。據報導,中俄合作文件包括大陸投資連接莫斯科和喀山的高鐵。普亭說,大陸同意為這項計畫融資約三千億盧布。
二戰對世界影響
歐洲衰落
德國:喪失四分之一領土,分裂為東西德,東德屬於蘇聯勢力範圍,西德由美、英、法管理。兩德1990年統一。
英國:初期仍為決定戰後歐洲命運的三強之一,但大英帝國日薄西山,殖民地相繼宣布獨立。至1960年代初期,日不落國已經日落。
美俄興起
蘇聯:莫斯科趁東歐殘破,在波蘭、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扶植共產政權,兼併波羅的海三小國,與美國並立世界兩強。
美國:二戰刺激美國經濟與工業甚於一戰,加以本土未受戰禍,「美國世紀」從此開啟,在經濟、軍事、政治上成為支配世界的超強國。
亞洲變局
中國:國共恢復內戰,共產黨在國民黨領導的中央政府耗弱時,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退守台灣。
日本:美國領銜占領日本,慰安婦問題餘波盪漾。
韓國: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裂為南韓與北韓。北韓南侵,美國徵得聯合國力挺南韓,韓戰爆發。
聯合國成立
中、美、英、法、蘇任常任理事國。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