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問小英 何謂兩岸現狀

 |2015.04.30
949觀看次
字級
蔡英文表示昨天前往台積電拜會張忠謀是請益之旅的第一站,談到台灣當前面臨的產業、經濟社會挑戰及勞工等問題,質疑馬總統真的不知道人民需要什麼。圖/黃義書
馬英九總統昨天上午視察陸委會,在致詞時一再強調「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同時要求蔡英文回答兩個問題:一、所謂「現狀」是什麼?二、如何維持這個「現狀」?圖/邱德祥

【本報台北訊】總統馬英九昨天在辜汪會談二十二周年,特別視察陸委會,就「九二共識」的歷史過程與內涵深入解析與陳述,他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難得的政治交易,得來不易,兩岸雙方都應「用心珍惜,不要偏離」。同時也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所提的「維持兩岸現狀」說法,要求她回答兩個問題:一、所謂「現狀」是什麼?二、如何維持這個「現狀」?

馬英九說,所謂「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在一九九二年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它對台灣最大的意義是,兩岸對最敏感的「一個中國」問題,找到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政治基礎,而且是「兩廂情願」,不是一廂情願。而我方表述的「一個中國」,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當然就是中華民國,而不是「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

他表示,二○○八年政黨再度輪替,當年三月二十六日即投票後四天,大陸領導人胡錦濤與美國小布希總統通熱線電話,主動提到:「大陸與台灣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對話,『九二共識』是指雙方都認知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對其有不同的定義」。兩岸因此恢復中斷十年的兩岸制度化協商,六月在北京會談並達成開放兩岸直航與陸客來台觀光的決定。

馬英九指出,「九二共識」有三大特色,一是立足於中華民國憲法。遵守「九二共識」,有利於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台灣的尊嚴。二是「九二共識」是我方提出而大陸決定接受的共識,兩岸能在「一個中國」這個議題上,達成難得的政治交集,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真正是得來不易,他重複二次說,雙方都要「用心珍惜,不要偏離」。

其三,馬英九說,七年來成功經驗已證明,「九二共識」確實可以為兩岸帶來各種和平紅利。目前其他的主張,缺乏具體內涵與實踐方法,難以獲得台灣、大陸及美國等各方的認同與信賴,顯然未來維護兩岸和平繁榮的關鍵,還是在實踐「九二共識」。

他表示,國內部分人士對「九二共識」仍有歧見,希望建立新的兩岸論述,包括蔡英文曾提出的「台灣共識」、及謝長廷的「憲法各表」等,但都沒有辦法同時獲得台灣社會與大陸的認同,迄今無法取代「九二共識」。

他說, 最近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一五新觀點」,主張「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協議和互動歷史」;蔡英文也主張「維持兩岸現狀」。對兩人願拋開過去的主張,務實面對兩岸大勢所趨的和解與合作,他願意正面看待。

但是馬英九說,蔡英文已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更有責任明確回答兩個問題:第一,「維持兩岸現狀」的「現狀」是什麼?是不是目前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以及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下的兩岸和平發展?第二:如何維持這個現狀?蔡英文必須說清楚「現狀」的內容與如何維持的方法。他強調,台灣人民與國際社會都有權利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馬英九表示,無論台灣或大陸任何人都可以看清一個事實:「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兩岸關係發展,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盪。「九二共識」不是萬靈丹,但確實可以解決問題、維持現狀,帶來和平與繁榮。

九二共識 藍綠見解

1993年辜汪新加坡會談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開啟兩岸平等協商機制。國民黨2008年重新執政,兩岸得以恢復會談並簽署各項經濟上之協議,特別是兩岸經合會議(ECFA),關鍵在於「九二共識」。

馬英九 「定調九二」

不是一廂情願,而是兩廂情願,不是大陸提出,台方被迫接受,而是台方提出,大陸同意接受,這不是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是兩岸和平的關鍵。

朱立倫 「深化九二」

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這個領域,能夠也把九二共識理念放進去。

蔡英文 「維持現狀」

希望兩岸可以現狀的維持,也就是希望台海和平及兩岸關係穩定的發展,都可以持續下去。

謝長廷 「憲法各表」

以《中華民國憲法》治理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兩岸對等,互不隸屬的特殊關係。

柯文哲 「一五新觀點」

尊重過去已簽署協議,以互相認識、了解、尊重、合作原則,秉持兩岸一家親精神,促進交流、增加善意,去追求更好的共同未來。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