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複習九次的學習效果絕佳!
圖╱時報文化提供
文/石井貴士
「不管我再怎麼認真,最後還是忘光光呀!」
你是這麼想的嗎?沒錯,大腦天生就是善忘。
說到記憶的研究,「艾賓豪斯記憶遺忘曲線」(註:十九世紀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開創的記憶理論,歸納出遺忘和時間的曲線關係,也是發現學習曲線的第一人。)可說是最基本的理論,就像學英語要先會二十六個字母,學算術要先會背九九乘法表一樣。
根據「艾賓豪斯記憶遺忘曲線」,可以知道:
●人在二十分鐘後會忘記四二%……記住五八%
●人在一小時後會忘記五六%……記住四四%
●人在一天後會忘記七四%……記住二六%
●人在一星期後會忘記七七%……記住二三%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以「人是善忘的動物」為前提,從「記住自己想要記住的事物」作為起點,掌握複習的最佳時機。
二十分鐘複習一次最佳
那麼,該如何做才能學而不忘,牢牢記住呢?答案很簡單:只要複習就行了,而複習的工作有兩大重點:
1.時機……何時複習?
2.次數……複習幾遍?
在記得百分之八十、九十時就立刻複習,其實只是浪費時間,不過,等我們忘掉百分五十以上再回頭複習的話,可能又要重新理解,等於重新來過,這時複習又嫌稍晚了些。
所以,從「艾賓豪斯記憶遺忘曲線」研究得知:複習的最佳時機是在「還記住一半」的時候,也就是學習後的「二十分鐘至一小時」為佳。
「二十分鐘一次」的複習間隔大約是電視播放廣告的頻率。電視廣告是花大錢買觀眾記憶的事業,十五秒鐘的廣告就要價數十萬元。
為了達到廣告效果,其播放時機當然要善用「艾賓豪斯記憶遺忘曲線」。從記憶遺忘曲線得知,連續播放兩次同一則廣告的效果,遠不如節目進行二十分鐘後插播一次廣告,再接著播出二十分鐘後,再插播同一則廣告來得好。
把「二十分鐘複習一次」的原理運用在讀書上,就可以讓你變成記憶達人!如果無法那麼密集複習的話,一小時複習一次也可以。
三和九是最佳複習次數
一天該複習幾次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呢?答案是三次和九次。
為什麼是三次?因為同一件事聽過三遍,才能使人信以為真。
例如,店家告訴你:「我賣得很便宜喔!」你會相信嗎?相信一般人應該不會那麼容易就被說動吧!
倘若店家連說兩次:「我賣得好便宜、很便宜喔!」你會不會心動呢?相信你仍然不為所動,心想:「哪一家店不是這麼說的。」
可是,當店家說:「便宜、便宜、沒有比這裡更便宜了。」連續說了三遍之後,你可能就會心動而停下腳步。這就是為什麼超市等賣場在叫賣的時候, 同一句口號總是喜歡連呼三遍的緣故。
也就是說,大腦在運作上「對人們說過三遍以上的話就容易信以為真」。
一天複習三遍,會在大腦烙下「這件事很重要,非得用心記住不可」的認知,因為大腦會把一再重複的事認定為重要,不重要的事就不會重複。這麼一來,就會啟動記憶的機制,發揮記憶潛能。
如果想要讓記憶力更升級,有件事就非做不可,那就是「一日複習九次」。
方法是把九次複習分配在早、中、晚三個時段進行,各做三次為一組。
歸納以上的結論就是:
1.以二十分鐘(至一小時)一次的間隔加以複習。
2.一天複習三次或九次。
這是從記憶的運作機制所引導出來的必勝法則。現在,你已經了解到記憶的訣竅,恭喜你,終於站在成為「記憶天才」的起跑線上了!
(本文摘自時報文化出版的《1分鐘超強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