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改工程武塔隧道南下線貫通。圖/廖雅欣
【本報宜蘭訊】蘇花改工程中的武塔隧道南下線,今天貫通,貫通儀式由行政院院長毛治國主持,眾人按下貫通紐,隨著工作人員從洞口走進,歡呼聲不斷。
武塔隧道在開挖之前,原本計畫要以一般鑽炸法開挖,但當時由於地點緊臨當地原住民公墓與社居,一度引起當地部分民眾抗議。
部落族人當時認為,隧道貫穿部落山區,一旦地質遭到破壞,恐怕會引起國道走山或高雄小林村遭大量土石流掩埋等類似事件,影響生活安全,加上「死者為大」與「慎終追遠」等傳統因素反對施工,甚至還一度發起連署停工聲明,要求蘇花改更改路線。
為了與部落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工程處最後決定將武塔隧道的開挖方式改為機械式施工,避免因實施鑽炸法,吵到部落祖靈、影響居民生活。
蘇花改工程處表示,全長只有464公尺的隧道工程,因這處隧道地質大多為矽質片岩,質地堅硬,施工期間平均每月的開挖進度才只有30公尺,並已整修過400多支破碎機頭,最後耗時15個月才完工,較原訂時程增加6個月。
蘇花改全程有8座隧道,隧道總長約23.8公里,其中第1條通車的是東岳隧道約3.4公里,武塔隧道約0.5公里,南下線貫通後,預計北上線在6月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