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原來湯圓是這樣『長』出來的,不是天生就圓滾滾的」、「紅蘿蔔、甜菜根聞起來味道怪怪的,吃起來甜甜的」。十五名「夜光天使班」的小學生把麵粉加水揉成麵糰,接著清洗菠菜、紅蘿蔔、甜菜根,再放進果汁機打成汁倒入麵糰,搓成五彩繽紛的湯圓。
這堂「食育課」的發起人,是台科大應用外語系四年級的江庭芳、洪乙文,以及來自德國、芬蘭的交換生凱利安(Killian Huster)、艾萊斯(Alesksi Tiira)教弱勢學童學著下廚,認識食物與來源,與如何吃得健康。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讓他們感動,四人決定發起「國小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在「104+夢想搖籃」平台募資,希望能為弱勢孩子點一百盞飲食革命之燈,教小學生利用在地新鮮食材簡單煮、健康吃。
江庭芳說,「我們的力量和資源有限,先為最需要陪伴、關懷的夜光天使班孩子上廚藝課。」這個計畫的起點源自江庭芳和洪乙文在企管所修的「行銷溝通策略」課,授課教授王蕙芝帶他們體驗「飲食教育」;當時台灣正逢食安風暴,凱利安與艾萊斯感到不可思議:「為什麼台灣企業可以拿人民健康開玩笑?」
凱利安與艾萊斯來台科大上課半年就愛上台灣,很想為台灣做點什麼,討論後決定把英國知名廚師傑米奧利佛飲食革命的做法帶進小學校園;在Mini Cook的贊助下,分別在去年底和今年三月起,教弱勢學童學會下廚,認識食物怎麼來的,並知道如何吃得健康。
「我走過很多國家,從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一樣,可以參與這麼有溫度的故事。」艾萊斯已返回芬蘭,透過臉書表達他的感動;凱利安返回德國後,也持續關心為夜光天使點燈的募款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