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天使上「食育課」,要學會食材處理。圖/王彩鸝翻攝
【本報台北訊】2個台灣人和2個外國人,去年底和今年3月,在台北市的夜幕下,悄悄為弱勢學童點燃兩盞飲食教育的燈。
「原來湯圓是這樣『長』出來的,不是天生就圓滾滾的」、「紅蘿蔔、甜菜根聞起來味道怪怪的,吃起來甜甜的」,15名「夜光天使班」的小學生把麵粉加水揉成麵糰,接著清洗菠菜、紅蘿蔔、甜菜根,再放進果汁機打成汁倒入麵糰,搓成五彩繽紛的湯圓。這是去年冬至晚上,台北市一所國小「夜光天使班」弱勢學童上廚藝課的場景。
這堂「食育課」的發起人,是台科大應用外語系四年級的江庭芳、洪乙文,和來自德國、芬蘭的交換生Killian Huster、Alesksi Tiira;他們教弱勢學童學著下廚,認識食物與來源,與如何吃得健康。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感動了他們,四人決定發起「國小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在「104+夢想搖籃」平台募資,希望能為弱勢孩子點100盞飲食革命之燈,教小學生利用在地新鮮食材簡單煮、健康吃。
後續工作需要經費,四人在募資平台http://www.an9.com.tw/Dream/1155募款,希望一個月幫助一所學校,最終目標點燃100盞燈,江庭芳說,若能募到更多經費,就能服務外縣市的夜光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