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保社區」聞名的左營區光輝里,最近又想出省水好方法,在寶特瓶內裝回收水後,以滴漏方式為路樹「解渴」。圖/蘇郁涵
【本報高雄訊】以「環保社區」聞名的左營區光輝里,在全台鬧水荒期間,里內幾位婆婆媽媽集思廣益想出為樹「解渴」方式,她們將蒐集的回收水倒入寶特瓶後,綁在樹上以滴漏方式澆水;這招讓鄰近居民眼睛為之一亮,大家都學起來投入省水大作戰。
鄰近世運主場館的光輝里,以住宅區為主,里內有很多小巷子,曾在環保局任職的光輝里長濮懿範,為妝點社區,邀里民一起美綠化大街小巷。他們最擅長利用空間,不論是在紅線旁還是水泥牆上,都擺上或掛上盆栽,讓里內鳥語花香。
「鬧水荒前,我們就很重視環保,澆水都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水」,濮懿範說,光輝里民很有環保意識,尤其是里內的資源回收隊,大家在動手整理後,都將洗手的水蒐集起來,傍晚再提到路邊澆花。
「缺水期間,大家更要共體時艱,想出更好的省水辦法」,濮懿範說,里民為了「省上加省」、節約用水,這幾天都在集思廣益,有位擅長園藝的里民萇淑慧,就想出「滴漏式澆水」方法。
萇淑慧表示,植物就像人一樣,都會有危機意識,儘管用滴漏式澆水方法,植物吸收水分相較於以往少很多,但是,只要有水分,「植物就會基於求生本能,拚命吸取水分,不至於渴死」。
里內的「家事達人」、陳月秀也說,以前用倒水方式澆花不太好,因為植物沒辦法一下子吸取太多水分,讓多餘的水從盆栽底部的洞流出去,「白白浪費很多水」。
光輝里民這幾天將裝滿水的寶特瓶,綁在里內的路樹上後,吸引許多路過騎士,大家都好奇的問「這是有什麼用途?」,濮里長向大家解釋後,很多民眾都笑著說「這招太棒了,我也要請我們里長試著做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