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親嬰兒製作過程與風險 資料來源:每日郵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上議院二十四日以二百八十票對四十八票修訂生殖法案,接受利用捐贈粒腺體替換母親缺陷粒腺體的人工生殖技術,使得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允許「三親嬰兒」的國家。
英國下議院本月三日通過相關法案,有上議院議員提出動議案試圖阻擋未成。
「三親育子」主要是預防遺傳性的粒腺體疾病。該疾病可能造成心臟、肝臟、呼吸器官疾病,或導致失明、肌肉萎縮等重症,如果合法化之後,將可有效減少重大疾病的遺傳。
英國每六千五百名嬰兒有一名患有嚴重粒腺體疾病。新法容許粒腺體有缺陷的母親接受另一名女性捐贈的健康粒腺體,再製作試管嬰兒。
嬰兒有父親、兩個「母親」的基因,因此稱為「三親嬰兒」。專家表示,捐贈者的基因只占嬰兒所有基因的百分之一,所以不會影響嬰兒的長相、髮色等特徵。
贊成的議員認為,新法可讓基因缺陷的婦女生育健康小孩,可造福許多家庭;英格蘭醫療首長戴維斯表示,英國管理機制完善,將嚴密管理相關醫療服務、仔細審核申請的個案。
反對陣營則認為,尚未進行臨床實驗確定新技術安全,國會未免操之過急。
不過,官方三項專家研究都認為安全無虞;教會領袖反對這種技術。
有人認為,新法會導致「訂做寶寶」出現,戴維斯否認有這個顧慮;她形容,替換缺陷粒腺體就像換電池。
新堡大學科學家已發展出替換缺陷粒腺體的技術,並以五百英鎊鼓勵女性捐卵提供健康粒腺體。
新法十月生效,第一個「三親寶寶」最快明年誕生;美聯社報導,英國每年可能只有十餘名育齡婦女符合粒腺體替換治療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