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共為重申二次大戰後的戰後秩序觀,將於二十三日在聯合國舉行公開辯論,外長王毅出席辯論會並擔任主席;學者認為,此舉是要重申「聯合國憲章」宗旨與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重要性,並宣導中方「負責任的保護」概念。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二月的輪值國,辯論會主題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史為鑒,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定承諾」;北京駐聯合國代表團的說明文件稱,將以辯論會為契機,舉辦一系列聯合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紀念活動。
對於中方主動倡議辯論「二戰後七十年」,日本讀賣新聞指出,中國將今年定位為「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官方打算開展一場國際運動,以強調維持以「戰勝國」為中心的戰後秩序,辯論會是環節之一。
在辯論內容上,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強調,「不以特定國家為對象」;然日本媒體認為,中方是希望藉中日兩國在歷史問題上的對立、進一步牽制日本,而與會的日本駐聯合國代表吉川元偉,將呼籲以二戰結束七十周年為契機,開展「面向未來」的討論。至於辯論會的目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指出,現國際形勢正面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人們期望聯合國能發揮更大作用;以史為鑒、強化聯合國信譽和權威,是紀念聯合國成立七十周年最佳方式。
阮宗澤表示,部分西方國家從新干涉主義出發,以「保護的責任」之名,行「政權更迭」之實,最終讓目標國陷入泥沼;中方亦想透過辯論,宣揚「負責任的保護」概念,強調「干預必須全程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