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正義 文建會推「解嚴20」

 |2007.02.09
47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六十周年、解嚴二十周年,文建會特別規畫「台灣之愛—轉型期正義」系列活動,率先登場的是推出「解嚴二十紀錄片」,紀錄片訪談了副總統呂秀蓮、高雄市長陳菊、考試院院長姚嘉文、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前國策顧問謝聰敏等政治受難者,勾勒台灣自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以來,至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的漫長民主道路。

文建會「台灣之愛—轉型期正義」系列活動拍攝二支紀錄短片,分別為《台灣之愛》和《園區歷史沿革》,勾勒自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台灣政治人權遭剝奪,歷經五○年代白色恐怖、六○年代台灣主體意識覺醒,七○年代黨外運動衝撞戒嚴體制,八○年代民主浪潮澎湃,至一九八七年解嚴,這條漫漫民主道路。

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表示,東亞及拉丁美洲在近二十年間發生重大改變,例如韓國推翻朴正熙軍人執政、菲律賓推翻馬可仕,在台灣,前總統蔣經國也在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打開民主大門。吳錦發指出,政治受難者的遭遇與內心世界我們無從得知,也無法感受、體會受難者的經歷,現在有許多知名公眾人物的先人都是政治受難者,包括諧星許效舜的祖父、歌手伊能靜的外公及高慧君的祖父等,我們有責任去完成過去的歷史,將其重整與重建。

另外,文建會也積極籌設「動員戡亂時期軍法審判紀念園區」,目前已進行多項軟硬體實施計畫。「紀念園區原為警備總部景美軍法看守所,曾是雷震案、匪諜案、美麗島事件及諸多重大政治案件羈押、審判的處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