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表報告指出,超過三百萬中國人在七十歲前死於心臟病、肺病、腦卒中、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問題。WHO將此類死亡定義為「過早」死亡。
WHO發布「二○一四年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現狀報告」顯示,二○一二年共有三千八百萬人死於非傳染性疾病,其中百分之四十二的人,即一千六百萬人的死亡是本可避免的過早死亡,比二○○○年過早死亡人數一千四百六十萬人要多。
該組織建議,為大幅減少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各國政府可採取有關政策,減少煙草使用、有害使用酒精、不健康飲食和缺乏身體活動現象,並提供全民衛生保健服務。
該報告介紹WHO推薦的具有成本效益並可產生重大積極影響的「最划算的」干預措施,例如禁止一切形式的煙草廣告、使用多不飽和脂肪代替反式脂肪、限制或禁止酒精廣告、預防心臟病和中風、提倡母乳餵養、開展飲食和身體活動宣傳計畫、預防性篩檢子宮頸癌。
就在WHO這一報告公布的同一天,中共官方通過了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畫綱要,特別就農村醫療健康服務提出了具體措施,目標是「讓農村居民獲得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服務」。
WHO駐華代表處負責人表示,在衛生醫療系統方面的投資,特別是接近人們居所的初級保健服務的投資,是應對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的關鍵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