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原來太陽活動也會影響人類壽命。挪威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指出,在太陽活動較平靜時期出生的人,平均壽命較太陽活躍期出生者多五年,且女性受影響程度比男性大。學者強調,這是首分強調紫外線對人類影響的研究。
挪威科技大學團隊以觀察太陽活動的資料,和一六七六至一八七八年間出生的八千六百名挪威人口數據比較,涵蓋貧窮與富裕民眾。研究發現,人口壽命與太陽活動周期相符。在太陽活動高峰期出生者,平均壽命比太陽活動平靜期出生者約少了五點二年。此外,在太陽活躍最大期出生的貧窮女性,生育力顯著降低,不過對於環境優渥的男性或女性則無差異。
研究作者群表示:「這是首次發現,不僅是嬰兒存活率和壽命,就連生育力在統計上也和太陽活動相關。」不過研究用的人口資料取自十七至十九世紀,尚不知近代人口是否呈現相同結果;此外太陽活動對不同種族的影響力是否相同,亦待進一步研究。
學者解釋,有錢人家的孕婦可能多留在室內躲太陽,因此降低風險;接觸陽光恐導致體內葉酸含量減少,而葉酸對胎兒發育相當重要。
科學家指出,太陽活動頻繁,紫外線輻射程度隨之增加,可能造成細胞和DNA損害,進而影響生存和繁殖。這項研究刊載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生物學版》期刊。
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約為十一年,黑子進入活躍期時,日冕局部輻射增加,瞬間釋放的磁能形成太陽閃焰,影響電波通訊及電力供應,衛星也可能受損。閃焰釋放出的高能質子及電子束則會影響地球磁場,產生磁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