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玄
關於漸凍人故事的電影,過去曾經拍過,光是今年底就有兩部——《愛的萬物論》和《漸動人生》。
這兩部英、美電影,《愛的萬物論》裡的主角,大有來頭,他是英國國寶級的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其所寫的科普圖書《時間簡史》,曾譯成四十多國語文,暢銷一千多萬冊。這部電影,除描述霍金如何與ALS的惡疾奮戰外,對其黑洞理論也稍有鋪述,故除演員出神入化演出霍金的殘障人生,已是明年奧斯卡熱門人選外,本片也算是一部可增進醫學和科學素養的知識電影。由於霍金是國寶級科學家,他的症狀受到國家最好的照顧,使他到今天七十三歲了,還能坐在輪椅上從事研究活動。
另一部美國《漸動人生》,女主角則未能免於ALS英年早逝的宿命。不過,在片中,她患病後,能跳離憂愁、苦悶、和丈夫外遇的困境,以灑脫的心情,學習新的生活方式,並讓照顧她的女看護,也開展了新的人生。本片描述病患的心情及與親人、社會的互動,可能會讓觀眾覺得更貼近些。
但真實的問題是,霍金是國寶級科學家,《漸動人生》裡的女主角,經濟情況也不錯,隨時可面試適當的照護員,但在國內,面對這種需龐大醫療費用,且長期需要照護人力的疾病,一般人如何應付?想來國內衛福部官員似也應去看看這兩部電影,並多思考未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