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排除撒錢釀悲劇 外灘踩踏 新華社抨:上海管理難辭其咎

 |2015.01.03
929觀看次
字級
民眾一日晚間在上海踩踏意外現場附近擺放鮮花,點亮蠟燭,悼念死者。圖/歐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上海外灘跨年夜以踩踏悲劇收場,警方已經排除是有人撒錢釀禍,面對這場奪走數十條年輕生命的慘劇,外界開始問責:悲劇到底是意外還是人禍?

目前事件死亡人數維持在三十六人,傷者則增至四十九人。上海市政府公布已確認身分的三十二名死者名單顯示,年紀最小的死者為一名十二歲男童,最年長的是一名三十七歲男子。其他統計數據為:二十一人是女性,三十人年齡不超過三十歲。其中復旦大學社政學院三年級才女杜宜駿在事件中喪生。

悲劇發生在經濟和城市管理堪稱全國前列的上海,官方新華社和公眾均把矛頭對準市政府和警方。

官方新華社發表多篇評論文章,直言中國城市硬件建設一日千里,但管理水準相差甚遠。一篇題為《大國崛起的傷痛》的文章,檢討事故是否存在管理、預防和處置上的人為疏漏。

新華社指出,事件發生管理當局難辭其咎,並質問現場湧進近三十萬民眾,為何當局只派出區區七百名警力維持秩序。評論稱:「事件突顯政府缺乏警覺,這是疏忽。作為中國金融中心的上海發生這類悲劇,是對中國脆弱社會管理體系的一記警鐘。」

上海計程車司機徐建中(譯音)說:「上海市政府應對事件負起全責。很多年輕的死者,都是家裡唯一的孩子。」

此外,有親歷者稱當時有人為占好位置,喊快點擠。現場人流對衝,根本沒人聽警察指揮。有上海學者認為,事件顯示規則意識與公民素質的不足。

據《新京報》報導,今年燈光節換地方,警方因此並無對外灘實施交通管制。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安全管理資深專家張弘說,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社會應急管理在全國是比較先進的,發生今次事件根本原因是政府麻痺大意,「心防」懈怠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