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官方昨天公布,二○一四年十二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滑落,逼近景氣榮枯分界線;儘管非製造業PMI連續第二個月上升,整體經濟成長短期內下滑的壓力仍未減輕。
大陸國家統計局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公布,大陸二○一四年十二月製造業PMI為百分之五十點一,較十一月降低零點二個百分點,逼近臨界點百分之五十。這項官方PMI創十八個月來新低,顯示大陸製造業成長動力不足。
同時出爐的數據顯示,大陸二○一四年十二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百分之五十四點一,比十一月上升零點二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小幅提升,顯示大陸非製造業整體保持「穩中有升」發展格局。
新浪財經分析,由於製造業在整體生產過程中處於中間環節,製造業波動對經濟影響較大。大陸製造業PMI已接近榮枯分界線,並降至二○一四年內最低點,意味短期內大陸整體經濟成長下滑的壓力未緩解。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看法較為樂觀。他指出,大陸製造業PMI報告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反映出口成長加速,結合消費與投資走勢分析,預計未來市場需求趨穩。
彭博報導,大陸製造業PMI降至一年半最低水準,加重決策官員拿出更多手段支撐經濟成長的壓力。
每160秒 北京誕生1企業
另據統計,大陸北京市每一百六十秒新生一家企業,企業家數並在二○一四年底突破百萬,年增百分之二十。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公布上述數據並表示,大陸對商事制度的改革激發了社會投資活力和創新發展動力。北京市工商局統計,截至上月二十五日,北京企業家數達一百萬零五十六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