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銅佛像親民 佛法不離世間

林洛瀅 |2014.12.29
1500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陳瑋全

雲林縣斗南祥雲寺開山住持志定長老尼希望延續總本山弘法精神,故建設華山道場時,無論寺院名稱、宮殿式建築格局,參考相似度近百分之百,。

斗南祥雲寺除了莊嚴樸素的外觀,殿堂內外各樓層柱子裝飾亦別有用心,大致上以蓮花、葉子為主題;殿內供奉的佛像皆各有涵義,一樓華嚴寶殿供奉開山佛像,二樓供奉三寶佛,三樓彌陀殿供奉西方三聖與《大藏經》,屋頂有四層蓮花,右邊一樓設置祥雲圖書館,信徒捐贈與藏書共上萬冊,成為雲林縣首間寺院附設圖書館,現在為小型的圖書室。

採相同格局的華山祥雲寺,為僧眾結夏安居、信眾共修功能,由於山脈形成左象、右獅自然現象,整個地理位置形勢屬於太師椅座勢,三面環山,視野廣闊,環境優雅,故一樓設計為華嚴殿,門口並供奉彌勒菩薩,歡喜迎接有緣的人,來入道場。

如《法華經》云: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建此道場遠播如來種,期成妙覺果。

華山祥雲寺大雄寶殿供奉的佛像,特別延請吳進生雕刻師依《佛說造像量度經》而塑,當初和尚尼設計時,堅持佛像為古銅色調,靈感來自佛陀在世時每日行腳托鉢,長期陽光照射使皮膚呈現古銅色,希望殿堂莊嚴營照佛陀親民感覺,象徵佛教走進人群。

佛法不離世間法,人人本具佛性,覺悟了,人成即佛成,眾生皆可經修行淨化福慧圓滿、萬德莊嚴,成就佛道。此外大雄寶殿屋頂上方直徑約兩公尺的大法輪,象徵法輪常轉,佛法常興,而寺裡的僧眾並且每日晨鐘暮鼓環繞山中,讓聞者皆發願「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目前華山祥雲寺仍在擴建中,當初只有佛像開光儀式,由於地處位置早晚日照充足,在寺院右邊裝設太陽能集電板,除了能源自行使用,也響應環保概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