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民眾了解小綠人號誌由來,台北市交通局昨天特別在小綠人的誕生地信義區松壽路口設置解說牌;台北市交通局長王聲威(左)出席揭牌。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隨著秒數愈來愈短、愈跑愈快的「小綠人」,對台北居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號誌。台北市首座「小綠人」號誌在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十八日誕生,設立在松智路、松壽路口,也是全球第一座採用倒數計時和小綠人動畫的新型交通號誌。台北市交通局在該路口設立解說牌,昨天揭牌,有中、英文解說,也歡迎民眾打卡。
早期的行人號誌是紅色和綠色燈號,後來出現「小綠人」號誌,原本只是靜止不動的「立正版」,後「進化」成動畫。內部用燈號控制,產生七種不同圖案,利用人眼視覺暫留,變成「小綠人」在走動、快跑的動畫,提醒民眾要加快腳步過馬路。
這也是全球第一座採用倒數計時和「小綠人」動畫的新型交通號誌,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等國也陸續引進。目前北市已有兩千兩百六十八個「小綠人」號誌。
台北市交通局在「小綠人」誕生地設立中英文解說牌,讓外國遊客也能了解「小綠人」由來,交通局長王聲威說,解說牌後面還有台北一○一,民眾可以拍照,並在臉書上找到「小綠人行人號誌誕生地」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