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被稱為「超級推銷員」,今年替大陸簽下至少一千四百億美元合約。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出訪五次,已替大陸簽下至少一千四百億美元(約新台幣四兆二千億元)的大單。被稱為「超級推銷員」的李克強儼然進入「2.0時代」。
《新京報》報導,李克強十四至二十日出訪哈薩克、塞爾維亞和泰國,是他今年最後一次出訪。這次出訪,大陸和哈薩克至少共簽三百二十億美元的合作合約,包括加強合作開採哈薩克原油及產能合作框架協議。
報導指出,李克強五次出訪為大陸帶回的合作合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能源、基礎建設、金融和民生領域及鐵路。
報導說,鐵路方面最大金額的協議,是李克強五月訪非洲時,中國土木工程集團與奈及利亞交通部簽訂總額一百三十一億美元的沿海鐵路項目框架合約。
這條鐵路橫跨尼日河三角洲產油區,線路全長近一千四百公里,全線設二十二座車站,採大陸鐵路技術標準。
金額最高的則是英國石油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簽署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達二百億美元。根據這個協議,英國石油公司二○一九年起供應中海油每年一百五十萬噸天然氣,為期二十年。
報導認為,李克強出訪時常扮演「推銷員」,最重要的產品就是大陸高鐵。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說,高鐵是「戰略」;修建高鐵金額巨大、時間長,「如果沒有總理推銷,可能什麼都做不出來」。
李克強去年訪問中東歐時也推銷4G技術、核電,這次出訪他宣傳大陸鋼鐵、水泥等製造能力。陳鳳英分析,李克強推銷的產品很多是大陸國內產能過剩的產業。
她說,目前大陸製造業產能過剩,與其在國內痛苦轉型,不如走出去。「大陸產能走出去與外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期正好契合,互利共贏」。
陳鳳英認為,相較過去大陸推銷服裝、電視機,現在李克強進入製造業和大項目走出去的「2.0時代」,往後大陸服務、金融走出去,就是「3.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