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冬至將近,民眾吃湯圓應景,但湯圓熱量高,四顆包餡湯圓下肚,等於吞下整碗白飯的熱量,得快走八十分鐘才能消耗。國民健康署提醒,若當日確定要吃湯圓,要降低主食攝取總量,「團圓才不會變圓」。
董氏基金會營養部主任許惠玉建議,鹹湯圓可部分替代主食,煮的時候加些青菜,可當正餐。國健署則提醒,鹹湯圓的湯頭配料最好不要再用熱油爆香。若要吃甜湯圓,要記得減少當日主食攝取。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則提醒,吃湯圓不只要注意熱量,還有高糖問題。很多湯圓會包芝麻、花生等高糖分內餡,這時再加甜湯會過甜,建議直接用滾水煮熟,不要額外加糖或配料。無餡小湯圓則可搭配桂圓、枸杞、薑汁提味。
另外,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營養師張雁雲說,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糯米升糖指數高,食用後血糖易快速上升,可能選吃鹹湯圓或小湯圓;而鹹湯圓鈉含量較高,約是包餡甜湯圓的七十五倍,高血壓或腎臟病的患者盡量少喝湯。
雖不建議小湯圓配甜湯,許惠玉說,紅豆是未精製的五榖根莖類,花生則是好的堅果,搭在一起滿不錯的,只要不加太多糖、不過量,應應景沒關係。